问:净土宗有没有传承?有没有实在的人来传承?答:佛法当然有传承。净土法门的传承就是净土三经一论。这是阿弥陀佛直接传播,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净土祖师也在劝导我们闻名..

问: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宏海法师答: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有的,《净土十疑论》里边就回应过这个问题关于自..

问: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净土也是可有可无的吗?自性弥陀意思是自性本心就是佛吗..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怪色可意相生。第二种情况就是,一个人他积集的善业强,..

居士:老法师说:修习净土是有层次的,要一层一层修上去,还说没有修行不能往生。常敏法师:佛在《无量寿经》里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佛还..

居士:那《心经》里讲的不生不灭是指什么?常敏法师:我们的业力来自于因果。我们的烦恼是心中所生。这个心,不是指肉团心,是指分别心。这分别心怎么体现出来呢?当我们的..

一体三宝是什么?一体三宝内容一体三宝是指「觉性、空性、和谐」,意思是三宝虽然内容有三,但就本质而言却是一体的。「佛宝」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有至诚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用虚假的心去念,别说十声,你就念一千万、几..

问:我对西方极乐净土没什么感觉,还是半信半疑。凡夫总想眼见为实。常敏法师:凡夫众生遇到阿弥陀佛,对他的誓愿有疑惑,对极乐净土没有感觉,这都很正常。遇到了,说明和..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业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来自..

居士:中国传统净土宗为什么不讲平生业成,而是讲三资粮的多,也就是讲要门的多?常敏法师:那是你没因缘听闻到祖师大德的开示。是你没有福德因缘,所以没遇到;或者遇到了..

我们学习佛法,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关于“秘密法”、“密法”、“密意”、“密藏”……等等之类的名词术语。“密”,就是对于不知道的人讲的,因为知道的人就不叫做“密”了!..

庭前有遗粟,鸟雀共欣欣。回首见人影,翻然入远云。机心如得尽,万物可同群。到处春风里,何人不共君。清彭绍升佛教史籍评述近代净宗弘传状况时,称述:晚近莲宗昌盛,超迈..

道绰大师继承龙树、昙鸾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判教,根据佛法三期法运说,加以进一步的诠释,提出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分。何为圣道门?于娑婆世界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法..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所见到的文殊和普贤,那个寺院非常庄严,那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那不是一般的因缘能够见..

三毒是什么意思?佛教三毒是指哪三毒?佛教三毒是指「贪、嗔、痴」,三种危害心灵健康的病毒。贪是贪爱五欲,对一切顺境产生占有的想法称为贪;嗔是嗔恚无忍,对一切逆境产..

天人五衰什么意思?五衰是指什么?天人五衰是指欲界天人、色界天人在寿命将尽时所出现的五种异象。五衰可分为小五衰和大五衰,小五衰是「乐声不起、身光微暗、浴水著身、著..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禾山剃度,在未遇明师前曾有一段盲修瞎练的过程,后来游历天目山,礼拜中峰明本为师之后,才知晓何谓参禅学道,蹉跎..

所谓念佛不间断,是不是指念念都在念弥陀圣号?能做到二十四小时内念念不离佛,固然最好了。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必须是初禅以上的功夫。一般人要做到不间断,只能在学习与..

这座寺庙门票全免斋饭免费还送佛经,受游客追捧,被称佛教净土!

忍应该怎么解释呢?什么都忍,不会显得学佛人懦弱吗?佛法所说的忍,并非强制性的压抑,而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这样做会更好。最简单的例子,红灯亮起时,不明白的人会感..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在华严法会上的二大肋侍,助佛弘化。文殊师利,或称曼殊室利,华言意为妙德,又称妙吉祥。据《文殊般涅槃经》..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诵经。修建一个很清净的房屋,专供奉观音大士塑像,早晚都要去礼拜,每日念佛壹千声,虽然在极热..

——西园行侧记在人类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但天灾人祸频仍的当下,人类与地球已成为生命共同体,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内心的苍白形成鲜明对比。触及心灵深处,必然会面临..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就是二乘的圣者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于权教的菩萨,他都不能够究竟了解佛心所在。这就比..

史略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有所发展。鸾师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著《往生..

1、我自己必须先成为一尊十方赞叹的佛,2、吸引无量众生的瞩目,3、并建立一个庄严美妙的世界,让众生都乐意往生。4、再加上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5、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勾曲地区的一位孔生持斋二十年,自己思惟衰老已近,就来问菩萨:我死后怎么办?死后到哪儿去..

中国人习惯上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特别是生活中无法解释的特殊现象,一般都会去佛教寺院或道教宫观作“法事”,超度三世冤亲债主,祈求吉祥平安。由于超度法会中所用的牌..

很多网友知道天龙八部是因为看了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其实源于佛教,属于外来文化,它传入中土后,在中土的文化中多有表现。像大家熟悉的寓言《叶公好龙》,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