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弘法的时候,身边常随的弟子有1250人之多,在这众多的弟子当中,最有名的有十位,修行最好,并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专长,受到佛陀的赞扬和其他僧众的尊重,成为佛陀灭度后继承和弘扬佛法的主要力量,今天末学就和大家聊聊这十位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头陀第一

也称大迦叶,因为佛陀弟子中叫迦叶的很多,一般说大迦叶就是指的摩诃迦叶。他专修头陀苦行,一直是独来独往,后来即使到了老年,还一直坚修苦行,因为他是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苦行得到第一人,禅宗就将其尊为头陀第一。他和佛陀著名的“沾花一笑”的故事一直传诵至今。大迦叶还是第一次佛典结集的负责人,由于圆满完成这次结集的任务,大迦叶从此名闻天下。世尊入灭之际,他正在北方行脚,得到消息后,悲伤不已,昼夜兼程赶回,跪拜于佛的棺前,痛哭不止,立志结集佛典,留住法脉,建造人间净土。传说在结集完经典,阿难继承法脉以后,大迦叶就进入鸡足山入定,等待下一尊佛弥勒出世,方行涅盘。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也称阿难尊者,是提婆达多的弟弟,甘露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佛最小的堂弟,25岁出家,侍从世尊达25年之久。他生性博闻强记,闻一知十,世尊为了让他继承法脉,把前二十年所讲之经又给阿难重讲了一遍。所以,在第一次经典结集当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阿难的记忆而口述的,被后人誉为“多闻第一”。他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深得女人的爱慕,所以屡遭女祸。阿难在佛陀生前并未开悟,后经大迦叶教诫,发奋修行,终于开悟,于120岁时从容灭度。

三,舍利弗——智慧第一

原名优婆底沙,详名舍利佛多罗,又名舍利子。自幼聪慧,精通百艺,他与朋友俱律陀,拥有很多弟子,声势浩大,后得知世尊的盛名,仰慕不已,于是率领三百多弟子,在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受具足戒,弟妹六人全部出家成为世尊弟子。舍利弗的皈依,使僧团的队伍更加壮大,佛陀的影响力更为广泛,佛陀称赞他为法将,占弟子中的首座,佛经中很多都是他和佛陀一问一答,相得益彰,后被称为智慧第一。

四,须菩提——解空第一

须菩提出生于舍卫城婆罗门教家庭,是给孤独长者之弟,长者鸠留之子。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电视剧《西游记》中,传授孙悟空本领的师父,就是须菩提。

五,富楼那——说法第一

富楼那意译为满意子,满愿子,出生于迦吡罗卫城郊的罗那拔多村,是迦吡罗城长者之子,辩才无碍,善说诸法实相。因为他善于讲法,通达诸法的理体,通过听他讲法而得到度脱的,多达九万九千人,所以被称为“说法第一”。

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

世间多称目连尊者,少年时与舍利弗是好友,自幼就立志离俗修道,后与舍利弗一同皈依佛陀。目连被称为神通第一而闻名,目连非常孝顺父母,“目连救母”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佛教中的“盂兰盆节”也是因他救母的故事而来。

七,摩诃迦旃延——论议第一

摩诃迦旃延为梵语音译,意思是文饰,其本名为那罗陀。其父为吠陀学的论师,他继承其父的血统,成为一位贤明的长者,后来皈依佛陀,成为僧团的一员后,更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的特长就是能言善辩,辩才无碍,无论任何人来和他辩论,他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被誉为论议第一。

八,阿那律——天眼第一

阿那律又名阿尼卢陀,是白饭王的儿子,世尊的堂弟。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讲法,因疲倦而昏昏欲睡,受到佛陀的斥责。为此,他深感羞愧,立志昼夜不眠,以致后来双目失明,后因精进修道,勇猛精进,终于修得天眼通,被人誉为“天眼第一”。

九,优婆离——持戒第一

优婆离是梵语音译,意思是近取或近执。他出身于首陀罗——当时印度被视为最低贱的民族,开始是王舍城的一名理发师,但他本性忠厚善良,工作热心,深得宫廷王公贵族的信任,后来就和释迦族的公子们一道发心皈依佛陀了。优婆离精于戒律,持戒严谨,被誉为“持戒第一”,后来在结集经典的时候,律藏部分都是由他诵出的。

十,罗睺罗——密行第一

罗睺罗是世尊的儿子,母亲是耶输陀罗。罗睺罗刚出生后第七天,佛陀便离开王宫出家了,罗睺罗于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成为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由于罗睺罗十分顽皮,修行经常懈怠,受到佛陀的严厉教诫。从此发誓严守戒律,精进修行,再没有放逸违犯,因此被誉为“密行第一”。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饶,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但是,在进入王城的路上,..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

佛陀不去定义一份感情,这是爱情,这是亲情,这是友情,这是婚外情,等等;他只是体验,他只是体验那个发生。不管什么样的感情,他只是体验:这是受,这是想,这是行,这是..

学佛就是针对我们的这个精神,精神上的问题就是需要用精神上的另外一种方法来治。所以我们讲的这个禅修,不管是初级的、中级、高级,都是禅;禅就是调整心态的一种方法。所..

弟子品第三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曾有一世转生为一位太子,名曰摩诃萨埵。一天萨埵王子和两位哥哥一起外出游玩。他们来到一处竹林,见一母虎新..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普贤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

学会感恩,从身边做起,有一颗感恩心,你会更幸福!——菩提一语一直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守着一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以岁月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播种美好,欣然..

经常听到某某师兄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听话,忤逆父母,着实让人头痛~!当前社会如此,不孝父母的、不养父母的,甚至于长大之后父母仅有的财产完全夺去,把父母赶走,有!这些..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

怎样念佛才能功夫得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问得非常之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浅深”,这话说得好。祖师大德教给我们,..

网友问:阿弥陀佛!师傅!我不是皈依弟子!我天天都会念心经!请问一下!念心经之前都应该念什么!念完以后又该念什么呢!具体我也不懂!请师傅赐教!昌善法师回:《佛说希..

在入睡之前,还有四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具足正念而睡,从开始睡觉一直到睡着之前,始终要处于意念善法当中。以前我在读小学时,住在一个老喇嘛家,我们每天吃完晚饭以后,他..

1.人类的起源《起世经》最后一品是《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类的由来。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因他们一念贪心起,品尝了地球上的“地肥”..

释迦牟尼问弟子:“怎样才能使一滴水不干涸?”弟子一时语塞,释迦牟尼说:“把它放进大海去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群体的大海,才能依靠团队的力量,更好地..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坏也因缘,例如人生的聚散,聚散总是缘!朋友相识、夫妻结合,一定有因有缘,才能相聚在一起;离散,也是有因缘才会..

为什么「法无定法」呢?因为我们佛家,经常喜欢拿水做比喻,为什么佛家喜欢拿水做比喻呢?因为水是一个非常好的譬喻,因为它实际上能反映我们的人心。水有不同的形态,水在..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1、一切皆为虚幻。2、不可说。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个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出什么自在功德呢?在这个生命当中,我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个,..

阿难问佛陀:“为什么都是信佛、学佛,结果却富贵和衰败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得呢?”佛对阿难说:“有的人信佛、学佛拜求真正明佛理、得了悟的善知识,跟从明师受戒律、闻..

说到佛法,如来所说一大藏教,无非为拔济众生。而法门虽多,总不出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欲求获得自利方便,亦须以戒为首要。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应本..

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他也有善心,在从事一些慈善事业,做一些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一些行为;我们学佛的人行菩萨道,看上去也是在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但是他们有本质的不同,..

1、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