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在讲这个修习止观的方法,分成了十科,第一科就是具缘,首先说明我们修习止观所必须具足的条件。那么第一个条件就是持戒清净,持戒清净当中,智者大师把它分成两大..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一、理性,理是普遍贯通的,与之相对的就是事相。我们如果把人生解析开来,可以分作..

【原文】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过眼便是空花。独一念持戒礼忏笃信三宝之心,生与同生,死与同死。而又专求己过,不责人非,步趋先圣先贤..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则狭小矣。本自微妙寂绝,故第一。妄贪三界有漏因果,二乘偏真因果,则下劣..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

佛教净土宗对说妄语的果报的说明说妄语方面,不论是自己亲口说妄语,仍是煽动别人说妄语,两者的罪行都相同。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说:我不能说妄语,你去帮我哄人吧。他们以..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点烛、供养的,是非常的多,尤其杭州地方为最盛。良善风俗,虽为全国冠;独惜许多善男信女虽认真烧香拜菩萨,而对于菩..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叫做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你看佛陀的开示,只有让你看破、放下,佛陀不把心思放在这..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师多务,又人命无常恐难得了,乃请就于玉华宫翻译。帝许焉。即以四年冬十月,法师从京发向玉华宫,并翻经大..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于定慧,令不得生。然此睡眠,从三事起:一从食起,二从时节起,三从心起。经中勤修善法,无令失时,是对治从食所起睡..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

“淫欲”之念不断,轮回不终止;淫欲之念断了,才能脱离轮回我们看底下这段:【解】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邪”者横邪不正。“恶”者恶毒不善..

不偷盗是让我们永远终止,以前盗他财物的恶行。盗别人的财物方法很多,巧取豪夺,让你什么?让你自动送来,你不敢不送来。不应该送来的,逼着他不敢不送来,这是盗的手段。..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物资送给别人,别人未必很欢喜。不如给人一个笑容,给人几句赞美的话,用欢喜心结缘,不但不需要付出辛苦代价,而且..

【解】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例如被杀者为索还命债,必追逐其冤对,自自然然冤家对头碰到了,过去生中没造这个罪,你遇不到。造了这个业了,学佛就..

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说为五烧。“烧”你还不知道,“烧”是什么?把你活活地烧死,火烧死。什么时候?死了以后在三途。杀生,你在地狱里头要被这些恶鬼像对待畜生一..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能够眼看、耳听十方世界。其实,好在大家没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

既发心念佛,必须戒杀吃素,烟酒同断。(复杨炜章居士书)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皆不许饮。(为在家弟子..

前接汝所寄相片及书,以无暇故,至今方复。世间聪明人,每以男女房事当家常茶饭,致许多皆短命而死。纵令不死,亦成残废。汝之病,岂世间药所能治乎。祈息心常念南无观世音..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加恒修居士微信号(hengxiu1)分享您的..

邪淫带来的危害在家信众,佛没有禁止不淫欲,只是讲不邪淫,但是不邪淫里面含的意义很深很广。凡是一切事情过分,都称之为淫。由此可知,“邪淫”这个含义很深很广。给诸位..

自心清净了无尘,凡则日昏圣日新。若肯严持佛禁戒,云收雾散见天真。真源湛寂,觉海澄清。本无能所之端,岂有凡圣之迹。但由瞥尔情生,偶然失念。遂致识浪陡起,鼓动于真源..

顶礼月相冠冕母,一切饰品极璀璨,无量光佛髻中现,恒常光芒最耀眼。月相冠冕度母:帮助人往生净土月相冠冕度母:也叫吉祥度母。她身体黄色,头顶有半月形的冠冕,手中莲花..

谨按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罪福因缘,轮回六道。若不力修戒定慧,以期断尽贪瞋痴,及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无由出离。是则我与水陆飞行,及六..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恶道,苦乐悬殊。然皆随善恶业力,常相轮转。则善道不足..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