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

延缓衰老近年来,“正念”在西方可谓大行其道。麻省理工学院的乔恩·卡巴·金开创了“正念减压疗法”之后,理查德·戴维森等脑神经科学家用fMRI等技术做了大量科学研究,发..

我们可以将“禅定”称为佛陀对众生传播的一种掌控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自我调节情绪,让心灵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佛陀是最高的禅定证悟者、空性证悟者。到..

问:既然愤怒和其他负面情绪是受控于诸业因及外缘等,而非在我们意念控制之下所生,那为什么我们心里会直接产生那些想要修炼「慈爱─温柔」和其他正念的想法?答:关于此点..

找出积极正面的思想,努力培养与训练自己;找出负面的消极思想,努力的消除掉。要达到真正的快乐,需要先改变我们的观念与想法,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由多方面、不同的..

问:西方的心理治疗鼓励人们表达愤怒。是否有任何适当的表达愤怒方式,而不会被视为安忍的对反之物吗?你个人对于那些鼓励患者要“让所有愤怒憎恨全都发泄出来”的心理学家..

坐禅(资料图)坐禅的时候,因为身体和业障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种种病相,干扰我们的修行。这就是禅病。禅病有多种多样,有属于身体方面的,也有属于精神方面的。按禅经上的讲..

慢慢地孩子懂得主动去改变自己一个胎儿在母体内的喜怒哀乐,来自于前世延续的习气。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贪念、嗔恨、傲慢等也会跟着增长,前世播下的种子会在今世成熟..

现在人的病多,身体和心理的,一般都跟欠债有关。除了可见的病以外,不可见的心理病,还有生活的一些挫折,有大部分是欠债的。还债的方式有好几种,第一种是破财,第二种是..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不肯念。平时念惯了,到时就会念。要把饬终津梁请一本,..

问: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临终正念的问题。弟子虽明白决定往生的条件全在深信切愿,临终正念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印祖多次开示临终正念的重要..

正知正念就是随时随地看护自己的身语意,使它们不偏离佛教的见解。佛陀当年为弟子们开示的四念处法门,是很好的修习正念的法门。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对空性或无我的理解,首先要确认的是那一个现象是空的。不了解所否定的是什么,就无法了解它的空无、空性。你也许认为空性就是没有,但不是这样。只是阅读佛法经典,很难确..

在困难的情境下,我们很容易就变得情绪化。在我们每日所面对的情境里,佛教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来释放压力,寻找宁静。这些技术根据个人和情境而有所变化。用分析性禅定的力量..

一个人认识不到自己的自私、慈悲心不足,那受苦、吃亏的就是他自己。因为他的心会感觉很空虚、很无力,很容易得忧郁症、精神的疾病,身心的病变都很容易产生,他怎么对待别..

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做闻思修等出世间的,或者我们的一些——包括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一样,当我们还没有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一定要去观察:到底这个事情..

正行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做闻思修等出世间的,或者我们的一些——包括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一样,当我们还没有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一定要去观察:到底这个..

一信徒问师:师父,有时候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指责和问难时,很难把控自己的情绪,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师答:当然,虽然在某个时刻,都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佛弟子,一旦遇事..

比如说我,底下有下级,要搁老板过去,想给下级打电话,还考虑时间吗?不考虑,公司给你报销手机费,二十四个小时Standby。这个同事生孩子,在家伺候月子,你有事要找这个同..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安全。求生西方,即使是往生西方了,也不是说就是证果,也并不是就是开悟。往生和证果是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

实际上情绪是长时间养成的。每种情绪的产生基本都带着挫折感,是挫折感的一种反弹。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对于心来说,它的反应要么是对抗,要么是逃避。这种对..

实际上情绪是长时间养成的。每种情绪的产生基本都带着挫折感,是挫折感的一种反弹。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对于心来说,它的反应要么是对抗,要么是逃避。这种对..

连续写了好几周的分享稿,我陶醉在自得其乐的“法喜充满”中,感受着佛法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喜悦。不过,上周发生的事情,粉碎了我自认为修得还不错的幻觉,让我感受到凡夫..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手投足、动作进止、屈曲伸展、低头抬头、着衣..

我们讨论过十恶,以及它们对修行所造成的伤害。生为凡人的我们,内心会生起愤怒和欲望是自然的事。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不需努力去对治它们。西方的心理学经常鼓励人们表达内..

情绪的力量,不容小觑一念之力,与我们看似无法触及,但是其作用会有推波助澜的动力,也会有毁于一旦的迫害力。情绪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总是可以明显感知,贪心的不满足..

在确认了苦的范畴之后,我们需要发现它的来源,这有两面:烦恼或无效的情绪,以及有垢染的业力。因为烦恼的情绪会污染业力或行为,所以我先讨论它们。烦恼的情绪有两种,一..

几乎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经历。有时,看到别人火冒三丈,觉得很不值,鸡毛蒜皮的一句话怎么也当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头头是道地给别人讲一通大道理。不过,一扭脸,自己..

善调自心驾驭自心几乎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经历。有时,看到别人火冒三丈,觉得很不值,鸡毛蒜皮的一句话怎么也当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头头是道地给别人讲一通大道理。不..

几乎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经历。有时,看到别人火冒三丈,觉得很不值,鸡毛蒜皮的一句话怎么也当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头头是道地给别人讲一通大道理。不过,一扭脸,自己..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