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看弥陀是怎么发的愿。设我得佛,就是假设我得佛以后。当然阿弥陀佛发愿那个当下,..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升华出来的。从苦谛,一切众生经受八苦的交煎、无量苦的煎熬,所以要发众生无边誓愿..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答曰:如有明君,则有贤臣,尧舜之称无为,是其比也。若使但有如来法王,而无大..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答:此亦非善问。假使赞阿閦佛国,汝又疑偏东方,展转戏论。问:何不遍缘法界?答:有三义:令初机易标心故,阿弥本愿胜故,佛与此土众生偏..

以前,我常常是受一点委屈,就受不了,认为比窦娥都冤枉了。还有的时候,得理不饶人。马老师说,这根本不叫修行人。我不服气,:“修行是做好事,不做坏事,修理个人累劫的..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稍微懂一点佛法因缘观的人、稍微对业果思想了解的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是以心作根本,心为业主。判定业..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佛法,令正法久住。所以,僧团应该要自觉地承担这份应尽的本分。面对众生精神上的需求,我们站在僧团的慈悲利益众生的..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在那里不会闻到二乘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和六根不具的名字。那会有人问:极乐世界不是有很多的二乘的行人..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佛陀!这句话对我很大的鼓励啊!这是出自蕅益大师的..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缘很殊胜,今天来了将近四十人,人数不少啊。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来打观音佛七,打观音佛七的目的是什么,在座的每..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烦恼。我们好多道友给我写信说烦恼,我也不能跟他直接谈话烦恼在哪呢,你拿出来给人看一看?你拿不..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为他说法,他根本得不到利益,这时佛陀默然,等待未来的因缘。(二)机缘既熟,应病与药:..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十八空、什么都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还有必要去发愿度众生吗?诸法的空性是真理,性空即是如来,但就是由于苦..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障益深,故说此经,咸令未来虽不见佛,佛灭法存,但有信..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在广大的人事当中积功累德,这个积功累德当然不会白费,成就他的身心世界有十种自在,他这个「六波罗蜜多」,刚好是配..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

佛又呼一声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他没有自性、不定的,今生是比丘、比丘尼,再一转世就变了。现在好像是三宝弟子,一转世就忘了。现在恶习者多,发善心者少,能够延长一..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径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

尊贵的上师嘎玛仁波切这次来北京,非常非常忙碌,不仅要到各个共修道场加持、传法,为新弟子授皈依,传戒,开示,还要抽时间接待各界重要人士或知名人士的到访,光娱乐界知..

在宋代有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一位秀才的母亲到地藏菩萨前许愿,没想到竟然心想事成,儿子高中了状元。但是这位状元郎却并不信佛,而且鬼心眼特别多,他得知母亲要带他来九..

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

戒忍法师——戒忍大和尚(1959年-)戒忍禅师师承河北正定县临济寺方丈有明禅师,得法临济宗四十六代,为虚云老和尚再传法嗣浙。浙江金华人氏,大师自幼厌荤茹素,乐善好施..

我叫莫文通(化名),去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戒除邪淫产生了巨大的信心。有一天晚上在单位忙到很晚开车往家走(最近公司竞选副总,我为此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公园一..

约二千一百年前,古印度有一位著名外道论师,他拥有超凡智慧,辩才无量,知识广博,堪称当代大智者。他曾经与其他外道进行很多激烈辩论,每一次他都得到胜利。最后没有任何..

编者按:九华山什么时候开始被视为地藏菩萨的道场的?你听过金乔觉的故事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金乔觉以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践行了地藏菩萨的宏愿,成就了..

编者按:你是否质疑过佛陀普度众生的宏愿?你是否想过佛陀什么时候才来度我呀?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其实并不是佛陀忘记了你,反倒是你没有下定决心跟随佛陀..

编者按: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你信仰哪位菩萨?四大菩萨中,你最熟悉哪位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流传很广,观音菩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马郎妇观音(..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