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具足戒

568经:本经主要叙述质多罗长者请教迦摩比丘有关“行”等一些问题。一、有关“行”1、问:“所谓行者,云何名行?”答:“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身、口、..

第346经:本经叙述佛以十种三法,为诸比丘说法。此十种三法分别是:1、老、病、死——此三法为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意思是说大家都不喜欢此三法,世间有谁愿意衰老、..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为系缚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质多罗长者为之决疑。比丘之间争论的话题是:“谓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出家比丘的出家目标应该是什么?在本经中,佛陀重点提到了四圣谛——当然,四圣谛虽不是出家比丘..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第407经、408经(思惟经):此二经教导诸比丘:不应有世间之思惟,而应具备出世间之思惟。我们知道,佛陀具备彻底究竟的“五眼六通”,其中为我们所津..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修心,四方之风无能倾动,便得离贪瞋痴,得正解脱。我们知道,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在佛陀晚年的时候阴谋分裂僧团。提婆达多另立僧..

第372经(颇求那经):本经叙述颇求那比丘对于四食不甚了解,佛示之以因缘解脱之理。佛陀有次对诸比丘谈到了“四食”,他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

念佛具足止观【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

为新戒比丘开示慧净上人2013年5月13日讲于悟真寺恭喜大家。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不但得到了难得的人身,闻到了难闻的佛法,而且能够依法出家,现出家相,代表佛住持佛..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垢秽不堪,发出恶臭,没有人照顾。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等于往生无量无边的佛的刹土。所以大家一定要一门深入,专修,不要搞得那么杂。 有很多..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长满了恶疮,不断地流出脓血,大众都避得远远的,不想靠近;因此,病比丘移居到偏僻又低矮的小房。世尊知道后,以神..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当济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令其皆得增长忆念。增长守护忆念。增长寿命。增..

比丘(佛教解释)比丘,佛教指和尚。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云冈石窟藏品基本信..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位须达长者,最小的女儿名叫苏曼,相貌端严,容颜殊妙,最受长者疼爱,胜过其他子女,每当长者外出游行时,必定带着苏曼同行。一日,长..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即前往四祖优波笈多尊者驻锡处,向尊者顶礼后禀白:请问大德!我是否有在佛门中出家,受持比丘具足戒的因缘呢?我想于..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国内有一户大富长者喜获麟儿,全家上下莫不欢欣鼓舞地迎接新生儿的到来。这个男孩不仅相貌庄严,出生..

人生最可靠的是信心和正见ConfidenceandRightViewAretheMostDependableThingsinLife凡夫人在修行过程中,WhenworldlypeoplepracticeBuddhism,倘若各方面享受过于优越,ifth..

自行本自具足(图源:网络)现影虽妄镜实有,四科七大本周圆。《楞严经》中:“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即众生的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

尤其许多自称为上师的人,会以巧妙虚假的外相,让很多人用三年也无法分辨真假。甚至有些弟子穷其一生,都不知道上师所教的,并不是正法,这是业力造成的。弟子的业力不清净..

福慧具足,福慧都在这一句佛号上,我们修福怎么修?修大福报,修无量福报,修真实福报,无过於念阿弥陀佛。我们这些年来,讲这部经讲得很多,一点都不假,为什么?这句阿弥陀..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三讲二持戒(方便轻遮戒)第二段说比丘不得做与外道相同的邪术,敛财求利,迷惑众生,使智慧受损。有五种邪命事不应作,思想见解不正..

谈到福德因缘,真是不可思议。有人天生就拥有美貌、尊贵、家庭和顺,也自然而然被众人所推崇,就是不想要的地位财富不要都不行。有的人争到你死我活,想尽机关,最终还是得..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子贞美贤慧,更使他欢喜。长者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自然欣喜万分。可是很不幸,这孩子才牙牙学语时便害起病来,经..

好弟子要具足三事供养佛教修行里面说,能够具足三事供养的徒弟,是最好的徒弟。什么叫三事,就是财供养、事供养、法供养。你都要为众生服务,都要供养众生,那为什么不供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