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老和尚讲比丘戒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复由有心,用到无心。无心,无世界身心一切心,至此绵密不稍间断。类如钻木,只有热性,再加绵密,则离识心影子。只有..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庙里边住的人多,这里边就有修行人。什么是参学啊?看见哪个师父的修行好,就跟哪个师父学,这就是参学呀..

有人认为有情世界不能离开禅还好懂,因为他是有情,但一切法是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五阴实法、众生假名、依报国土,这三法概括了十法界的一切法。十法界一切众生都有五阴实..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瞋恚心。问:人发脾气时,是非常不..

佛陀期间,在舍卫城里有位年青的比丘去找他的舅舅一同日子,他的这位舅舅是个长老比丘。住了不久,年青的比丘便生起了落发的主意。这一天,他正在服侍着长老比丘,心里想着..

慈舟上人是湖北随县人。生于佛化家庭。俗姓梁。父讳礼简,法名真法。母黄氏,法名寂智。爸爸妈妈皆是受过五戒的居士。上人年少读儒书,且随爸爸妈妈学佛。由于自年少就受了..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个意乱情迷、倒置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掉无明习气、回归清净的赋性。习气能够从如今初步用心修改,若不改,从曾经再叠上新的坏习气..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打妄想叉。何以故?正要用工,妄想拥拥而来;知道妄想来的这个念头,已打了妄想叉不少;若再知道是妄想,还要去妄想,..

内阁学士汪晓园先生说:有位老和尚路过屠宰场,忽泪流满脸,非常悲哀。咱们觉得古怪,有人便去抚慰,并问询他为何如此?老和尚说:说来话长啊。我能记住前两世的事。我的一..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是拾佛祖几句剩话。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世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是时座下人天大众..

梦参老和尚(或称梦参长老、梦参法师)于1915年7月13日(农历六月初二)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今吉林省白城地区)。1928年加入东北讲武堂军校。1931年,在北京房山县上..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宝体,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等十种尊号。宝体如来成佛之前即好乐清净,成佛后的住处邻近阎浮檀城,城中人民亦好乐清..

瞿沙比丘尊者,为婆娑四评家之一。瞿沙,意译曰妙音、美音。《俱舍光记》二十称他音声妙,故名妙音。相传,瞿沙前世为狗,曾用犬声将佛请到家中供食,因此善举,转世为人,..

师子比丘尊者,被禅宗尊为西天第二十四祖。婆罗门种姓,为中印度王子。尊者博闻强记,聪慧过人。其父崇信佛教,由于受到家学的熏陶,尊者自幼立志学佛。一日,佛教二十三祖..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来开悟的人,都是在丛林下禅堂里开悟的比较多。譬如近代云居山的虚云老和尚、高旻寺的来果老和尚、常州天宁寺的冶开老..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有正知正见,若为求得神通而修持密咒,便是魔见,为学佛..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看看。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第七天死了上了忉利天。佛陀靠着他的姨妈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的,..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陀佛一直放光在加持你,你怎么没触到光呢?你的力量跟他还不相应。你念地藏圣号,也说你念一千声、念一万声,晚上你睡..

其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拓荒的当地巡看,并亲身辅导,还要招待来自各方的人士。黑夜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今后,开端翻阅来自各地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