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精华圆因法师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就着这个往生的人,有一个人是得到帮助;有一个人是遭到破坏。就是有得,有的是失。表面上看起来是别人..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敬畏中求,能竭诚致敬,纵究竟果德,尚能即得,况其下焉者哉。余皆随事而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问:法师,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宏海法师答:修行中,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确实已经非泛泛之辈了。我不知道这位同修,你修行相续了有多长时间,现在已经进行到了什..

普贤菩萨,梵语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或邲输跋陀,亦译遍吉。普贤菩萨被尊为华严三圣之一,清凉澄观国师的《三圣圆融观门》中记载:三圣者,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

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

清定上师开示:修行八要诀一、不听是非,返闻听自性清静本来觉悟。二、不说是非,出口即是自性妙用,全是智慧之语帮助转化自己和他人的习气。三、不传是非,所传全是阿弥陀..

第一贪着今生非行者在六道轮回中,今生非常短暂,暂时的利益统统都是不可靠的、无常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贪恋今生今世这些暂时利益的,而应该考虑未来的生生世世。修行..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个无禅无净土,不要理解为世间不闻佛法、造业的众生,不是指这个,是指修行人。闻到佛法他来修行,他修,..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前面的两段是阿难尊者出家生涯的一个回顾,这一段是阿难尊者他正式来启请佛陀开显众生..

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马上就得不退?这个不退的点在哪里?理由在哪里?事实发生在哪里?智者大师非常有智慧,这些都是大祖师,可以说都是净土再来的呀,他是亲临现场,感受..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请法师给我们分解。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关口,就因为这个法透不过来,埋没了很..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是于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出生的,也是佛在《楞伽经》所悬记的一位菩萨。他的生平德业非常奇特,原来是修外道的,非常聪慧..

我们看现瑞许说: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来诱惑我、来干扰我,你最好是这样子,但是这种机率不大。因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的时候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阿..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宽容来。时间没有尽头,生命有其长短。在无限的时光隧道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的生命的一种亵渎。因为计较,我们缺失了..

修苦行是从苦中修,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有多苦,佛..

清代有个和尚,住在华严庵,平时话也不多,好吃冬瓜,人称冬瓜和尚。冬瓜和尚有一同参道友,叫慧照。慧照和尚还是蛮精进的,每日里佛号不断。但其好友冬瓜和尚则相反,禀性..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子说:“师父,今天我们肯定能化到不少东西。”师父不语。弟子刚说完,有人狠狠地从店内扔出一个玻璃酒瓶,碎了一地。师..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上,叫浪费。应该整天要放在自己身上。所以..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这个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大师出生的年代是明朝的万历年间,然而他写这个《要解》的时候,是在大清顺治四年,1647年的时候,所以就叫清。这个西..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宿]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众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缘的,我看到你很欢喜;你看到我也欢喜,怎么说呢?过去有结善缘。这个结善缘,在大乘的佛法也是..

大乘佛法的菩萨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学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依止善业去创造一个暂时安乐的果报,这一部分..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一种人,他得到了富贵的果报,他非常的富有。但是在三、五年以后,他就破产,经商失败,一下子就破产,他的果..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梵云忏摩,此翻悔往..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若忆持、若解说,悉能获得无碍辩才与智慧。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发现四众弟子或闻佛说..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国中菩萨智慧辩才无有限量。若此愿不能兑现,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诸佛刹土,见诸佛座下的声..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我所住持的国土清净无伦,在国土的任一界面悉能够照..

相关文章

  • 修行点窍:越修越修不出功夫,都怪你没有做到“真正放松”!
  • 最厉害的修行方法,一点就破,你可以瞬间获得“天道能量”的加持!
  • 修行人唯一的依靠:传承的加持力!
  • 爱自己,是一生的觉悟和修行
  • 要想得到善报胜事,必须精进努力地用功修行
  • 自己是不是修行人,可以用这个来衡量……
  • 修行界最“奇葩”的一幕:明明自己一身习气未改,却好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别人!
  • 真正用功夫、会修行的人是怎样的?
  • 慈诚罗珠堪布:修行人真正的目标,是为了所有生命的解脱!
  • 梦参法师:不着魔障的修行方法(视频)
  • 关德财老师主讲 | 素食与修行(你会吃素吗?)
  • 素食、睡眠、修行(彭鑫中医博士)
  • 修行者的素食,其中还有鸡蛋,是荤是素?
  • 一场关于素食的修行
  • 《西游记》再读-素食者的修行之旅 万里迢迢地从中土前往西天取经 一路上除了打斗精彩、景致斑斓 还有叫人印象深刻的素食大宴…#doki星耀榜生日加油站#
  • 一家人为帮胖女孩减肥,全部改吃素食,怎料小伙:带发修行啊
  • 顶级的素食烹饪修行者,千万人为他的素食疯狂,无悔削发为僧
  • 她17岁出家,是顶级的素食烹饪修行者,千万人为她的素食着迷!
  • 十七岁出家,顶级的素食主义修行者,千万人为之素食疯狂!
  • 舌尖上的中国:素食对于修行者来说,即便是进餐,也是修行功课
  •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