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净土寺方丈海正

三、天台佛学中的净土思想探讨净土思想是以《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和《阿弥陀经》(一卷)为主要经典,以称名念佛为主要持行,修往生阿弥佛净土的佛教思..

二、净土思想对天台的影响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佛教各宗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尤甚。当然,作为中国佛教一宗的天台宗,也不例外,从智凯、知礼到智旭,..

一、阎浮百苦镇煎熬赖有摩提路匪遥六字洪名真法界一声凡念海全潮浊流寸寸清珠映暗室尘尘宝炬招千古东林风未坠不须方便自横超二、沈苛危笃是吾师消却从前多少痴已破百年闲活..

从往生净土到人间净土黄国达在中国佛教里,净土是很重要的思想,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为中心,持名念佛,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观,几乎可说是一枝独秀,可是在..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就会主动跑出来,甚至于在今生就会现出来。就是它的出现不需要有其他的助缘来帮助,因为这个人..

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法师对净土研习班网络学员的开示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碰撞。身处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宁。在纷扰的红尘和..

「末法」与「净土念佛得度」考--由道绰《安乐集》衍生的重要观念之检讨(一)通行的「末法唯能念佛」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差,不能修圣道门,只有依靠净..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弘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广佛学基础知识,提升信众的信仰素质。信仰素质从哪里来呢?第一个..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念佛这一宗里面,也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而且是道盛德隆,..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不能去求得开悟、得神通、得人天福报,甚至到阴间多块元宝,这些都搞错了。很多人念佛..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一般人认为《阿弥陀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经》很深邃、很难懂。佛讲经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它确实是深法,..

求生净土之利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不知道在无量劫轮转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多么的痛苦,我们在地狱里的时候..

居士: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法师: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我们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像请到东林寺,是经过至诚祷告,这个文殊菩萨像是飘然而至..

问: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关系?大安法师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方便,殊胜特别方便。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可以融通的。蕅益大师有一句..

真善美慧的净土文化什么是净土文化?当我们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也许我们有一种虚无缥缈又似曾相识的感觉。虚无缥缈是我们把握不住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它跟我们实存的这..

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

六祖《坛经》“净土说”辨析吕建福一、关于《坛经》的误解六祖《坛经》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于禅宗之弘扬,贡献极大,可以说是“中国禅”的根本经典。在中国,凡稍知佛法者..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原文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觉悟,舍无常故。二为破不净轮。有情无情皆是不净故,生皈净土,莲华化生,舍..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时候真的是无动于衷哪!如果是有大的利益,跟我们密切相关,那我们这种求往生的心、肯..

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原文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译文然而诸佛如来..

人生佛教导致弥勒净土的必将盛行乐崇辉居士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

净土法门之殊胜那么了解了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这种正信、正见先要接受。要实施这样的目标,这就得拷量:我选择什么法门。..

禅宗祖师真的“拨无净土”?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已生极乐)好,下面这位上座比丘又提出质疑,就是拨无净土了,这个就更严峻了,说:“禅宗很多祖师大多数都拨无净土,这又怎么..

答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他首先提出的一个怀疑就是:当处寂光,不需以生灭心作取舍。这样他就说:“我常常听闻到,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就是指法身啰。..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土是怎么样的缘起。这里的净土是特指阿弥陀佛大愿所建构的净土。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净土,在我们这里谈净土是特指极..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建立正见时,就是开始在做因缘..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梁乃崇教授【作者简介】梁乃崇教授,原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及清华大学物理系合聘教授。师承圆觉宗华藏上师,深心修持,体悟自性,..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