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思想05——在网络佛学班的开示之一济群法师6月23日:佛教的道德观道德就是合理的行为准则。佛法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依正见生起道德的行为,达到知..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得太快,心灵素养跟不上,出现了浮躁、膨胀、幸福感低、抑郁等心理现象。这时我们就需要拥有健康的信仰。信仰不仅为我们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为我们指..

最近因认为家婆误入了传销组织,老公激烈地反对她,两人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与对立,老公的语言和行为里充满了片面的评判,我内心虽不认可他的处理方式,但决定袖手旁观。原因..

2020年1月1日,我在西园寺皈依了,正式确立了我的人生信仰。2020年5月,我进入了三级修学,开始学习佛法智慧。家庭生活中,目前没有太多牵挂,工作中时间又相对比较自主,..

记得刚加入三级修学时,听过这么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当时听到这句话时,我还持怀疑态度。这是什么话?这种情况我应..

问:你德著作《喜马拉雅的智慧》丛书里写作三圣思想指的是什么?nbsp;nbsp;答:经中曰:“愿做任何行善,维持三圣思想。”讲的是,前行、正行、后行德三种圣人的思想。比如..

服务思想与学习实践作者:光妍阳儿为人民服务,仅仅是帮助他人解决几回问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多读书、多实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人生观,改正自身毛病习气,养成..

佛法的基本思想04——在网络佛学班的开示之一济群法师6月17日:关于“三法印”我们把有关“三法印”的内容安排在“世界观”这一部分中,因为“三法印”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

佛法的基本思想06——在网络佛学班的开示之一济群法师7月8日:佛教的道德实践《佛法概论》的最后一部分是修证的内容,而实践在佛法的修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修证的内容包括三..

佛法的基本思想01——在网络佛学班的开示之一济群法师2001年春,在济群法师的亲自主持下,戒幢佛学教育网率先成立了国内首家网络佛学院,利用多元的弘法方式,为更多信众提..

禅宗信仰及其实践模式——以民间禅宗为对象李向平(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一、禅宗信仰及其社会实践模式中国佛教史上的所谓正一邪冲突,不仅仅是政教关系,关键是“个..

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龚隽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大师,这一时期在禅宗历史上叫做“早期禅”,也叫“初期禅”。早期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修禅的人或禅师要不要读经典..

信仰转形:从大师型到仪式化——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上海大学宗教与和平研究中心李向平永明延寿禅教融通、禅净一致的思想及其主持编撰的《宗镜录》,对于禅..

“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对当代佛教的影响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沈海燕一、“人间佛教”思想的渊源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以关注现实人生为特色,..

老梁讲述国学大师南怀瑾也犯错误,南怀瑾对传统文化贡献!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突现佛教思想的基本点——评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严耀中宗教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展示自己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提供社会道德的源头之一。直至十九世纪后期,佛..

楚山绍琦禅学思想概述吕有祥摘要:本文对明代禅门巨匠和诗僧楚山绍琦的禅学思想作了分析,楚山以“真如自性之心”为宇宙万法的本源,力唱心物一体不二、儒道佛三教一致,主..

广西灵阳寺2009年农历四月念佛七法会(四月初三下午)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果报人的行为好坏和人的思维好坏直接有关,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暴露人的思维。行为和思维造成的果报是不..

关于“佛教文化”内涵问题的一点探讨杨笑天内容提要:赵朴初等老一辈佛教家生前都提到并阐释了“佛教文化”的观念,但那个时代的阐释是有那个时代的不得已的局限性的。时代..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杨笑天内容提要:近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文化的差异,而历史上制约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

略谈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文学博士杨笑天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对“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问题的一点思考。限于时间和篇..

惠能和他的佛教思想李富华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

从《曹溪通志》再谈惠能的佛教思想李富华台湾《明文书局》刊印的《中国佛教史志汇刊》收录了《曹溪通志》,使笔者有幸阅读此书。这里首先要感谢台湾同行赐予的这个机会。不..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岐方会(992~1049)为开祖。方会初从楚圆掌监院事,后住筠州九峰山,未久,栖止袁..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