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衣与《坛经》——从传宗形式的演变看禅宗的中国化历程魏德东黄德远在中国禅宗史上,传宗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佛法以心传心,这是禅宗的根本特点。但作为正宗传替的..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九月念佛七法会(初六上午)佛教文化是觉悟最高的文化什么叫做宗教呢?宗就是我们老祖宗,教就是老祖宗的经验教育。总体来说,提倡断恶修善的宗教叫..

河南佛教学院主体寺院暨文化景区规划理念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必定要在服务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它要在纯化自身信仰理念的同..

达摩禅法与中国禅宗刘元春所谓达摩禅法,实际就是达摩的禅学思想。它主要反映在昙琳所记的《菩提达摩大师大乘入道四行观》中。⑴本文基此作一浅略解释,并循着它的思想脉络..

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读《参禅要旨》刘元春近现代中国禅宗泰斗虚云和尚(1840—1959)兼嗣五家宗风,复兴六大祖庭,主法十五道场,真修实证,人天师表,至今仍然对中国佛教..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池田大作先生佛教思想集锦刘元春周而复始,地球运载人类即将飞人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万千变化纷至沓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

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汉吴佛教文化形成的三种途径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李尚全[内容提要]佛教在汉吴时期,通过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三条途径,以翻译佛经和着..

印顺思想脉络论李尚全内容提要:印顺在当代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佛学着作泽被了两岸僧俗学人。本文作者用陈述史学理论,对印顺思想脉络进行了梳理,归纳为..

“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李尚全敦煌学辑刊·期刊原文“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李尚全[兰州]《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总第45期)77-82页------..

永明延寿禅师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述论李尚全(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博士)[内容提要]本文先把永明延寿禅师的生平分为三个阶段:⒈总角之岁,归心佛乘;而立之年,削发为..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十九上午仁焕法师开示)佛教文化是觉悟文化在座的同修,可能有半数的人是第一次闻法。本师释迦牟尼佛创造这个教是为了什么?是为..

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按:本文是应《新新闻周刊》总编辑卢伯华先生之邀稿,以一下午的时间写成。民国九十八年二月十日。一、生平概略圣严法师(1930-2009)出身寒微,幼年出家..

大乘初期至中、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水野弘元著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初期大乘时,行者策励于修行波罗蜜,菩萨思想达到巅峰;中期大乘时,开始对菩萨与佛陀作思辨性、哲学性的探讨..

密宗与禅宗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佛教十宗中,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能即身成就,此两者共相辉映,俱为大乘最上法门。然而今之世,有学禅宗者轻视密法,认为密法不是佛说..

此事不可轻――普劝推广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陈士东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国学的南怀瑾先生,于香港创办了国际文教基金会,为中国人奉献了一份古而今、旧而新的教育理念――“儿..

密宗与禅宗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佛教十宗中,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能即身成就,此两者共相辉映,俱为大乘最上法门。然而今之世,有学禅宗者轻视密法,认为密法不是佛说..

赵州禅师在东亚禅宗文化中影响甚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文良编者按: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

日本的达磨宗与中国禅宗张文良日本的禅宗从中国传到日本,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现在的临济宗(十四派)、曹洞宗和黄檗宗三大分支,在整个日本宗教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社会..

初期禅宗的如来藏思想张文良如来藏思想或佛性思想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在中国佛教诸宗派中都可以看到如来藏思想的影响。按照《坛经》的说法,禅宗六祖慧能是闻《..

佛光·山色·文化——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张文良峨眉山不仅是秀甲西川的风景区,更是具有特定历史及文化内涵的文化区。峨眉山文化源远流长,意蕴..

东方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支柱张文良佛教传入汉地,时间最长,发展变化最多,影响也最为广远。这一历史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佛教与汉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沿..

珍惜文化学习佛法高明道二三十年来,宝岛台湾的宗教动态十分活泼,包括佛教在内的各种信仰,发展空前兴隆。在这多元、无拘的演化背后自有其经济、心理乃至政治环境等复杂助..

佛教教育文化研究高明道「佛教教育」是国内教界常谈得话题,以它为主题的会议,管是国际性的抑或纯然为本地人士所加的,已知道在宝岛开过多少。换话,「佛教教育」看似乎是..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一、《维摩经》疏代表智顗最晚期的思想吴汝钧日本学者佐藤哲英在其《天台大师の研究》中,把智顗一生六十年生涯..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八、《小止观》的三观思想吴汝钧就以上的探讨来说,在关连到三观问题上,《六妙法门》所说的从假入空观与从空入假观与智顗..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一、智顗的前期著作与思想吴汝钧天台智顗或智者大师的哲学,是中国佛学中重要的哲学体系。其中极重要的一环,便是他的心灵..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六、观心问题吴汝钧对于心的修习,较集中的做法,在智顗的思想体系来说,便是观心。从知识论上言,观心应有所观与能观两面..

第一讲佛法教义的核心思想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

三、天台佛学中的净土思想探讨净土思想是以《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和《阿弥陀经》(一卷)为主要经典,以称名念佛为主要持行,修往生阿弥佛净土的佛教思..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五、修心问题吴汝钧上面说到的如何说心的虚幻性和如何体会这心的虚幻性,是对心的修习方面的较具原则性也就是较抽象的做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