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恶见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列表说明如下:

┌1贪──贪爱五欲───────────────┐

六│2嗔──嗔恚无忍───────────────│

根│3痴──愚痴无明───────────────├─五钝使┐

本─┤4慢──骄慢自大───────────────││

烦│5疑──狐疑猜忌───────────────┘├─十使

恼│┌1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

││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6不正见─┤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五利使┘

│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

└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4期 1.八关斋戒的由来是什么? 2.八关斋戒对修行有什么意义? 3.八关斋戒都有哪些种类? 4.破了居士五戒,还有资格受八关斋戒吗? 5.守八关斋..

净空法师:想往生极乐世界,还有点贪生怕死怎么办?

至尊巴珠·邬金吉美曲吉汪波仁波且,也称札巴格珠古仁波且,竹钦巴珠仁波且。尊者于第四十胜生土龙年(西元1808年)诞生于康区北部牧区札曲(澜沧江的支流)边的嘉洮(..

龙钦巴尊者:七宝藏论Gangtok,SikkimTBRCScaned《如意宝藏论》有颂词与自释,共分二十二品,详细论述一切显密乘。《实相宝藏论》有颂词与自释,共分四品,分别阐述无有、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那么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有一定限量的精神体力,那么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的行为心即是念头,行为即身口所做的用经上跟你的心里、跟你的行为对照。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辈子造业,我们所有的福德、功德、智慧全都退失了,有时还会退到三恶道里面去。所以这个..

梵巴文佛典源流记陈士强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国家,民族和语言十分复杂。这在释迦牟尼时代,主要有扪达人、达罗吡茶人、雅利安人,以及因各民族相互通婚而形成..

前段时间我与同事之间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这是我工作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而这位同事与我的关系又非同一般。她刚进入公司时担任人事工作,我是公司财务负责人,后来因财..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二月念佛七法会(初七上午仁焕法师开示)贪多不可得今天示范给你们看:什么叫福德福报,心量肚量。(法师前面有三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量的水。)这三..

仲敦巴仁波且传略顶礼仲敦巴尊者!陈士东仲敦巴仁波且姓氏曰仲,全名仲敦巴·嘉瓦郡乃,意为“胜生”。仁波且于木蛇年(1005年,宋景德二年)生于藏北念青唐拉沃杂杰莫地方(..

问:《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汝之愚迷,岂得生彼。何以故,不以爱著之心而得往生,唯..

宗喀巴大师传略陈士东宗喀巴法名罗桑扎巴,藏语“罗桑”,意为“善慧”,由于藏语称其地青海湟中为“宗喀”,故世人又称他为宗喀巴。有人还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佛爷..

诛法广义——灭除贪嗔痴之妙法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有人不在深善思维之后,就自作聪敏地以为,佛教不是一直讲慈悲的吗?怎么会有诛杀之举乎?其实不然,因为杀也不能说..

六字大明咒公案决疑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密宗有别于显宗之特色是重视身(身形)、口(持咒)、意(观想)三密,而其中持咒又显得很突出,以至于唐密又被称为真言宗,表示是以..

怕死的贪生者嘉诚贪生是有情的天性,死亡却终止有情存在的延续,因此贪生者通常被认为必然怕死。然而这样的辑在佛法的观点下却具必然性,佛法认为有情是身心的和合物,其中..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你看,知识分子总是有些酸气。..

巴渝有关之早期高僧佛教传入中国,学界认为始于西汉,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百年间,本土高僧竞起,至于南朝梁代,有慧皎大师综达众家僧录,撰《高僧传》传世,方知诸家..

中国贪官污吏的信仰世界道坚法师中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宗教信仰是每一个公民的私人问题,他人一般是不能干预的。中国贪官,这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他们应该是精英阶层,..

疑情的情而上学分析——围绕虚云禅法的叙述肖永明内容提要:参话头,起疑情,是禅门悟道的基本方法之一。因疑启悟的机制是什么?这在思维、逻辑的形而上学的层面是无从说起..

居士:《西方合论》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请问师父边地疑城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念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法师:念佛法门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九法界众生凭自己的..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7)好,请看下面。“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大错。夫法门..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3)好,请看下面。“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1)蓮宗六祖宋杭州永明延壽禪師请掀开论文,请看文句。“汝还知永明四料简,所示禅净有无,利害得失乎。夫永明乃弥陀化身,岂肯贻人..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5)请掀开经本,请看论文。“彼曰,禅净有无,略知旨趣。四偈玄文,请详训释。余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