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极乐之路净土宗概述——代自序净土宗又名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方便的修持法门。净土启教,首推《华严》。释迦世尊宣扬大法,文..

西方有愿娑婆会净土弘开众生福——两位净土高僧海山老和尚与仁焕法师谈话纪实2010-09-03(海山老和尚,一九二八年二月初八生于四川省西充县。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

问: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宏海法师答:在《净土决疑论》里边,印祖讲永明延寿大师的..

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李尚全就当代台湾的佛教信仰而言,1945年光复后的四五年间是以民间佛教——儒释道杂糅在一起的斋教为主,闽南寺院的五堂功课为辅,慈航法师..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一、前言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第一位大论师,著述丰富,有「千部论主」之称[1]。他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2],在他丰富的论著中,广引当时所见的..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善问。但是呢,既然问出来了,也勉强给他回答。有三个理由。第一..

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张文良玄奘法师与弥勒大士有甚深因缘。《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著菩萨兄弟亦愿生兜率,奉事弥勒,..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希望矣。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净土法门,超胜..

漫谈华严中的净土高明道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学术陷入空前的混乱。撇开政治宣传的扭曲、误导不谈,单就现象本身来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注1)一般世学如此,佛学亦不..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佛陀解释颠..

三、天台佛学中的净土思想探讨净土思想是以《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和《阿弥陀经》(一卷)为主要经典,以称名念佛为主要持行,修往生阿弥佛净土的佛教思..

二、净土思想对天台的影响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佛教各宗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尤甚。当然,作为中国佛教一宗的天台宗,也不例外,从智凯、知礼到智旭,..

一、阎浮百苦镇煎熬赖有摩提路匪遥六字洪名真法界一声凡念海全潮浊流寸寸清珠映暗室尘尘宝炬招千古东林风未坠不须方便自横超二、沈苛危笃是吾师消却从前多少痴已破百年闲活..

从往生净土到人间净土黄国达在中国佛教里,净土是很重要的思想,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为中心,持名念佛,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观,几乎可说是一枝独秀,可是在..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就会主动跑出来,甚至于在今生就会现出来。就是它的出现不需要有其他的助缘来帮助,因为这个人..

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法师对净土研习班网络学员的开示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碰撞。身处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宁。在纷扰的红尘和..

「末法」与「净土念佛得度」考--由道绰《安乐集》衍生的重要观念之检讨(一)通行的「末法唯能念佛」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差,不能修圣道门,只有依靠净..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弘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广佛学基础知识,提升信众的信仰素质。信仰素质从哪里来呢?第一个..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念佛这一宗里面,也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而且是道盛德隆,..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不能去求得开悟、得神通、得人天福报,甚至到阴间多块元宝,这些都搞错了。很多人念佛..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一般人认为《阿弥陀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经》很深邃、很难懂。佛讲经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它确实是深法,..

求生净土之利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不知道在无量劫轮转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多么的痛苦,我们在地狱里的时候..

居士: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法师: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我们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像请到东林寺,是经过至诚祷告,这个文殊菩萨像是飘然而至..

问: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关系?大安法师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方便,殊胜特别方便。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可以融通的。蕅益大师有一句..

真善美慧的净土文化什么是净土文化?当我们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也许我们有一种虚无缥缈又似曾相识的感觉。虚无缥缈是我们把握不住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它跟我们实存的这..

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