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经常在碰上难事或生病时才想得起祈祷佛菩萨,发愿断恶行善。而在快乐的日子中就有些忘乎所以。如何警醒自己?索达吉堪布:很多人在健康、快乐、顺利的时候,往往会忘记..

什么良心就过什么日子这个时代二十一世纪科学又发达,因果轮回的又快,电视一打开天天就是因果报应的事,不知道生命原来是有因果的,自己做的什么东西都得自已受。你对人好..

面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时,立刻就会暴露出所有的缺点。作为佛教徒,不是接触到一位西藏的喇嘛,就是学密宗的,也不会因为接触的是一位和尚,就是学显宗的,最重要的是以心..

什么良心就过什么日子这个时代二十一世纪科学又发达,因果轮回的又快,电视一打开天天就是因果报应的事,不知道生命原来是有因果的,自己做的什么东西都得自已受。你对人好..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

菩提心(资料图)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生起的,先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十法经》中开示的生起菩提心的四种方法:第一,了解菩提心的功..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知一个家的温馨和踏实。家有老人,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永恒的亲情还在。工作和事业失败了,可以重来..

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几地菩萨?有人问“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登地菩萨以上?是几地菩萨?“再来人”指的是几地菩萨?诸位善士!佛教以三宝为中心,所谓三宝,即是佛、..

问:一般人遇到身心上的痛苦,都难以接受,倍受折磨。大乘修行人是靠什么方法来面对的?索达吉堪布:对一个普通人而言,不愿接受痛苦、强烈地执著安乐,这种分别念一直在不..

我们依靠众生,累积了无边的善根资粮,并在未来不断利益着自己,最后成就佛果。大乘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所谓的以发菩提心摄持,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

大乘佛教如何利益众生?(资料图)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懂,佛教比较重视个人的修行,这个是没有错的,这个非常重要。大乘佛教它的最终的目的是度化众生,或者是利益众生。但是这..

学佛不要搞得一身佛气《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诵读此经的功德编辑一、能往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定当得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之所围绕};二、诵读解说此经能常见我佛常在灵山讲法(此胜功德当年天台..

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资料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在前后两天之内不约而同地登上报纸。哥哥上报是因为他是参议员,为国家做出了贡..

道德之殇“醒”“省”(资料图)提到道德问题,已经感觉到道德滑坡的概念已经不能概述了,要用比较严峻一点的概念——道德危机了。这些年来,我们只要生活在中国大陆,就深刻..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跟我抱怨说:“某某人一生做尽坏事,可身体却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顺。而我经常与人为善、帮助别人,做过很多好事,还专心念佛,却..

要真正做到皈依三宝、心怀大愿、欲得最高证悟以利益众生,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证悟的本质。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世间生命的本质充满痛苦。我们了解尽管轮回的生命看起来充满诱惑..

小伙寺庙禅修半月感悟:不玩手机的日子很清静如今,手机和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沟通工具,还是获取信息的来源。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一天不用手机或上网,就已经..

问:要成为合格的大乘修行人,让自他都获得真正的利益,内心必须明白哪些重要的道理?答:朗日塘巴格西教诫后人说:“我看过许多甚深教言,从这些教言中,了知到‘我’是一..

问:学习大乘佛法很久了,但关键时候还是最在乎自己。应如何修心,才能真正做到自轻他重?答:自己利用日常中每件小事,不断地串习,成熟护他如己的悲心,这就是自他相换菩..

问:将一切外缘皆能视为修行助缘,而顺利趣入大乘佛法的关键要点是什么?答:夏热瓦格西说:“修行人如果没有把自身看成敌人,那么最好的上师也无法利益你;什么时候真正能..

问:大乘修行人在对待自他方面与世间人有何区别?答:金厄瓦格西说过:“世间人对自我特别护惜,但是修行人对自我应予以抛弃,而不能与世人的行为相同。世人为了‘我’在争..

福山合卢寺将举办第七届“传授大乘菩萨戒”法会法会法讯菩萨,是世间最美的称呼,慈悲、利他、清净、自在,是如来的使者,众生的朋友。菩萨,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

问: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明贤法师答:“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别有智慧的一个词。当人快被饿死的时候,给他一升米..

问:初发心的大乘行人应以何种方式利他?答:大乘修行人必须按次第而行,首先发起愿菩提心,进入大乘,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断除增损疑惑而求得正见,然后安住在寂..

大乘佛教是郑成功传到台湾的吗?西元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春天,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使得台湾这个地方,又再度地由明朝统治。郑氏在此揭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企图以此为..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是四相(生、住、异、灭)中的异相与灭相;因为一切法要灭时,须先有变化或改变,然后才坏散、灭去。此言,六尘及其尘..

问:修大乘法需要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反而是小乘更容易获得解脱。是吗?索达吉堪布:其实这是不了解大乘法门的殊胜而致。众生转生在轮回之中,其恶业习气十分深厚,如..

问: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索达吉堪布: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快乐的因是什么?就是积累资粮,比如供养三宝、..

问:大乘修行人如何平衡自利与利他的关系?索达吉堪布:博朵瓦叮嘱我们:“修行人应当励力调服自相续,首要之举就是如此。以他利为主的行为并没有开许。只需在心里想着利益..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