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而行

戒律如同法律,是行为指标、团体规矩,也是道德行仪风范。守戒就是守法,人人守法,社会有纪律,国家就容易富强康乐。持戒者让人尊敬,但也有几项应该避免:第一以戒自我标..

自心清净了无尘,凡则日昏圣日新。若肯严持佛禁戒,云收雾散见天真。真源湛寂,觉海澄清。本无能所之端,岂有凡圣之迹。但由瞥尔情生,偶然失念。遂致识浪陡起,鼓动于真源..

问:下面一个问题。生意人如何持戒?尤其是戒妄语。定弘法师答:生意人也可以作菩萨,也可以作为做为一个持戒修行的居士。持戒重在心地,你看五戒里面,前四个根本戒,杀盗..

圣空法师:持戒清净一遍〈楞严咒〉就能解决问题圣空法师开示很多人问我“你持戒吗?”我不知道怎么样持戒,我只知道六根清净,摄心为戒,不立知见,直指人心,在心地上下功..

学佛的人多,持戒的人少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好像是交通规则对于驾驶员一样。交通规则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员做到按..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你现行的烦恼哪一..

戒律并非约束和控制,更不是不方便和障碍,若不能守戒律,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有些人嗔恨心、贪心、嫉妒心、傲慢心特别重,很难真正如法修行。嗔心特别重的人,可能会..

问:弥陀大悲愿力平等救度,五劫思维永劫苦行成就愿行,化为南无阿弥陀佛,普施一切,善恶凡夫同得往生极乐报土。而有善知识讲,念佛人须持戒行善,放下分别执著妄想贪瞋痴..

问:弥陀大悲愿力平等救度,五劫思维永劫苦行成就愿行,化为南无阿弥陀佛,普施一切,善恶凡夫同得往生极乐报土。而有善知识讲,念佛人须持戒行善,放下分别执著妄想贪瞋痴..

问:念佛人要不要持戒?常敏法师:菩萨求阿鞞跋致有二条路可以通入:一.圣道智慧门,持戒就是其中的一条解脱之道。持戒是个人的智慧德行,持戒与否亦凭清净信心。《梵网经..

问:一念就能往生,那持戒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常敏法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净业之因。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这是弥陀慈悲摄取不..

咱们的修行有观修和静修,现在修加行这些根底修法的时分,都以观修为主,不是静修。什么是观修?便是根据每阶段修法的进度,重复思维、观想相应的内容。每天最好是四个时刻..

经典佛教故事:只念佛号不能持戒的人最后能到天堂吗?释迦牟尼本尊告诉你答案

〖原文〗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释义〗如果有人违反道义而动了恶念,违背天理而作了恶事。〖说明〗这种的事,就是因为对于天理和道义的认识和体会不够清啊!古人说:“..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持戒守戒,则获以下十种利益。所谓持戒十种利益,是名十种利益,而非十种利益也。一丶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

周敦颐,字茂叔,史称濂溪先生,湖南道州楼田堡(今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湖湘文化先驱。先生博学力行,闻道甚早。一..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guī,陕西渭南)。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传世。后世学者..

《持戒与持斋》界诠法师一、持戒:戒有出家戒、在家戒。出家五众:十戒、六法、具足戒、菩萨,在家戒:三皈、五戒、八戒、菩萨戒,三皈亦是戒。二、持斋:讲八戒就联系到六..

《西方确指》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地狱矣。急宜..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并不持戒的出家人,或自称出家人)。答:在《大悲经》里面有一段经文:阿难!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

第一章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要性古德云:“修道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时休。”又云:“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想用功办道,首先要把路头搞清楚。所..

持戒功德——宽运法师释迦如来,矜怜众生趋火赴渊之厄,普应机宜,从而率宫降神于世,于菩提树下成正觉,四十九年中说法三百余会,导君子,训小人,皆令群有同证真常。佛入..

一切如来说.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宽运法师早斋过堂开示公历2011年6月21日,正值为时二十一天的「华严吉祥法会」圆满之日,西方寺举行了「传授三..

问: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在自己家吃好,再去别人家里,然后别人吃的时候,桌上有能吃的就吃两嘴,不能吃就不动筷子..

持戒的意义《中阿含经》四二经白话:阿难在黄昏的时候,从禅坐起,来到佛前,他稽首礼足,退坐一旁,请问佛陀:「佛陀!持戒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佛陀说:「阿难!持戒有无悔..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