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假设我们因地的发心是追求一种生灭心。心本来没有生灭,但是你心中产生一个相以后就生灭了。你心中去追求外..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心是从八识产生的。八识叫作异熟、思量、了境。异熟就是..

佛家有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生气在佛法来讲属于嗔恚(chēnhuì),是三毒之一,会受到地域的业报。生气是对外界的一种反应,如果想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要在..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编者按:许多前贤都说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础,脱离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谈不上佛教。近代高僧倓虚法师说过,惑、业、苦三者是轮回之根,因为威逼必定造业,造业必定遭受痛苦..

编者按:你知道北京潭柘寺吗?你去过潭柘寺吗?潭柘寺有很多传说故事,下面这个故事你听说过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潭柘寺历史悠久,古语称先有潭柘寺,后..

千条路,万条路,只有一条路属于你;千番景,万番景,也只能赏赏而已;千桌席,万桌席,没有不散的宴席。岁月沉沉浮浮,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柴米油盐。活着,与谁共进,和谁..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令许多的人郁郁寡欢,甚至愁眉不展。其实,不管怎么样的..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一、造业前: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业前心的意乐很强,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谁也不能阻碍他..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八种,至文当目。问曰: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

一日禅:用智慧照破一切法不生不灭无生法忍就是能够彻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称之为无生法忍。所以证得了无生法忍,就是能够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中道实相上不动不退,..

意外地,一队探险者没来得及赶在日落前脱离,他们被留在了南极,留在了极夜。虽然有满意的食物与生活必需品,可整整一个多月,这儿将只需晚上没有白日,天寒地冻,生灵绝迹..

定中生慧众所周知,学佛的三大步骤是闻、思、修,修的三个阶段是戒、定、慧,即以持戒入定,定中生慧。也就是开发智慧,觉悟人生,最终出离六道,成就佛果。定中生慧,无定..

火中生子瞻婆国人事奉婆罗门六师,从未听说过佛法僧三宝之名,所以全国百姓皆受六师教唆,做诸恶业。释迦牟尼佛慈悲怜悯瞻婆国人,为了度化他们出离苦海,便到瞻婆国去宣说..

圣空法师开示:身心寂灭!外无世界,内无身心,不生不灭,安住自性。真心自性不是别人的,不是佛独有的,也不要到处去寻找,所有的众生都具备,只是我们不明白啊!一语道破,..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于我自己的、让他人得快乐的都要舍。我前两天跟大家说,你家庭的关系、父母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子女的关系,你要舍啊..

圣空法师:身心寂灭!外无世界,内无身心,不生不灭,安住自性真心自性不是别人的,不是佛独有的,也不要到处去寻找,所有的众生都具备,只是我们不明白啊!一语道破,一切..

【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①,盗现前僧物②,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

燃香是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家家如此。燃香源自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此前中原祭祀都是在室外燔烧,费时费力,花销巨大,普通人难以参与,香的涌入改变了这样的格..

【经文】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①,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②,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③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

【经文】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落实下来呢?厌离心啊,把这个五浊恶世真的彻底看破,完全..

什么是阴胎,什么是婴灵?阴胎(婴灵),顾名思义,就是孕后流产,至使胎儿流落阴间地府长大,而无法转世投胎,无法正常的轮回的小鬼,称为阴胎,或者称为婴灵。阴胎者,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们不断地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一个是断恶,一个是修善。修行首先要面对的是身口意..

人有很多心理的毛病,例如忧愁、悲苦、伤心、失意等。佛经形容人身难得如“盲龟浮木”,一个人在世间上一年一年的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没有意义,那又有什么意思?如何过..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