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往生极乐世界

居士:没听闻过本愿的念佛人,往生决定吗?常敏法师:许多人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智,不可胜智,内心疑惑。他会植诸德本,修种种功德,作为往生资粮回向净土。虽然他也念..

问: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是众生求救,佛在极乐世界感知到以后,本心不动,遣化佛来救?但祖师又说是..

问: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的心,确实曾经具足深信切愿,死心塌地念过一段时间的佛号..

问:我们能感应到西方极乐世界吗?要能感应一下多开心。常敏法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里阿弥陀佛第十八愿..

问:佛是怎么说念佛,怎么说往生的?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为救度我们往生净土,而发超世弘愿四十八愿,一一誓言都是为我们:孩子,回家吧。因众生根机不同,而发十八愿念佛..

问:如果摆脱不了因果,临终如何往生?常敏法师:四大散坏时,阿弥陀佛手持金台,与诸菩萨圣众前后围绕,放光摄受,令心不乱,接引我们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无始以来的一切..

居士:往生靠弥陀本愿力,有的人就觉得讲修行就是自力。但《无量寿经》末后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这里不是也提到修行了吗?常敏法师:这..

居士:往生的条件是怎么来的?学佛后,我听得太多了。常敏法师:往生的条件是怎么来的?是从你的疑惑心来的。往生的条件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阿弥陀佛因地是一位国王,闻世..

问:我年纪大了喜欢唠叨,会影响我往生吗?常敏法师:唠叨与往生有什么关系?阿弥陀佛救度你吗?(答:救。)你想去吗?(答:想。)那就好了嘛。不要把家里琐事和孩子的事..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明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净土的导师,他在因地时发了四十..

问:是不是念佛的当下就决定往生,善恶业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常敏法师: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问:随顺佛愿就能往生成佛了,那为什么这世上还会有“修行”一说?常敏法师:因为众生的善根智慧不同,十方众生中有菩萨声闻缘觉,也有凡夫,还有三恶道的众生。而作为罪恶..

问:我们念佛往生,是带旧业还是带新业?答:不论你无始劫以来的业力有多么深重,往生净土后,自然会被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斩断消除。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阿弥陀佛的威..

问:虽然知道乃至一念就能往生,但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有的。常敏法师: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六道轮回里,执着着自己的身体,所以对死亡一直是恐惧的。在这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事物..

送莲友往生歌(驼铃歌调)送莲友,归故乡,亦悲亦喜两眼泪,名号声声道别情。天飘乐,风散花,十万亿程有佛伴,曲伸臂顷到莲池。莲友啊莲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我们往生时,..

编者按:《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

问:一念就能往生,那持戒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常敏法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净业之因。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这是弥陀慈悲摄取不..

问:陈晓旭没有往生,是不是信愿行不够?答:往生的信心是阿弥陀佛给予我们的。阿弥陀佛给予我们无上功德名号,我们领纳弥陀的恩德,往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如果老在自身这..

问:我劝爸爸念佛,他七十九岁才开始念佛。他还能往生吗?还来得及吗?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闻名即往生。虽然我们每个人和阿弥陀佛的缘分有亲有疏,但阿弥陀佛是无缘大..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这个点示确实具有深切的因缘,内涵很深广。这个常摄居士可是在梁武帝的时候就已经在觉明妙行菩萨座下修..

问:有法师强调要得到信心,即一定要获信才能往生。常敏法师:本愿名号正定业,至心信乐愿为因。亲鸾大师也不是随便说出这句话的。他明确指出名号是往生的正定业。后来读的..

问: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净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时比较自负,抱着试试看留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想法,但又担心往生净土之心不坚定。我当作何思维..

问: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时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这样的。但是弟子念佛时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的话,今生到底能不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开示中,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最后临往生的时候留下的话,那也是他一生中最看重、最要说的一句..

西方极乐世界分四个境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为何土所摄。四土的差别只..

问:《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没有做利他之事,为啥也能临终往生净土?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把自力和他力混淆在一起了。首先说,净土行人重..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这一段文,印祖告诉我们:一个修净土人,我们日用当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我们在三宝中住,多..

信众问:佛经上不是说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的家吗?那极乐世界为何在西方?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来,那是不是说,阿弥陀佛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哪里?宏海..

《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败就在十年而已。什么叫黄金十年呢?刚开始学佛的五年,这个五年很重要,在打基础;最后就是临终前五年,人生的收尾。..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