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顿珠的老婆

此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否能够止灭痛苦。很自然地,我们必须先探讨「心识」的涵义。现象﹝即诸法﹞可以分为色与心﹝心识﹞两种。如果从粒子或分子的角度来看,一朵..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其实自己对“有求必应”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佛菩萨面前许下的愿望能够实现;另一方面,我们又怀疑这样是否有些“迷信”。生活..

那么二谛在词源上的意义为何?我们之所以使用「俗谛」一词,乃是因为,对于一个蒙昧昏暗的心而言,它是真实的。这种昏暗无明的心,把世俗真理视为真实;不明了事相,暗昧事物..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2月6日,藏历火鸡年十月十八,为观世音菩萨的节日,逢此吉祥日请广大发心,广行善业,吃素放生、诵经等。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

了解四圣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多思考二谛的含意,如此一来,你将更能理解四圣谛的内涵,二是思考四圣谛的含意,然后透过二谛的解释来反思「入灭﹝止息世间之烦恼痛苦﹞」,..

根据唯识宗的思想,所有的现象可以被分为三类:依赖其他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依他起性﹞、因自心的执着、迷情而生的假象﹝遍计所执性﹞,以及无绝对实体的现象﹝圆成实性﹞..

佛陀曾经三转法轮。初转法轮之时,佛陀教授四圣谛。对于那些清净持戒的人,佛陀讲授《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中主要包含了「空」的教授。然而,根据人们诠释佛陀教授「空」的..

在演说的前半部,我将用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二谛的含意;演说的后半部,我将说明如何以二谛的整个哲学思想与体系为基础,应用于现今的生活之中。所有人都渴望离苦得乐;在此一基..

对于这本谈论该如何对治情绪及培养安忍性情的书,把它论证中的一些纲要性原则做个说明,应可更有助于一般读者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某种可称为心性可塑性的信仰,亦即相..

无论是寂天菩萨或嘉瓦仁波切,当他们在论述该如何对治愤怒和嗔恨时,无疑地都极为具体清晰。事实上,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一开始就举了鲜明例子说明,人在瞬间所生起的怒..

现在我们要谈谈安忍的最后一项特质:容忍他人所造成的伤害。或许是因为此特质极具重要性,寂天菩萨特别将之留在最后一部分﹝三十四至六十三颂﹞中详加讨论。我们大概可以说..

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的第十二至二十一颂中,讨论了容忍之心第一个面向的特性。他由观察到痛苦和受苦乃人生存在之本质谈起,说明人若不愿面对这个事实,只会招致更多的不..

我们可明显看出安忍的第二个特性,它所强调的就是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缘起论。在此观点之下,世间不存在任何孤立事件,因为每件事的形成都是因缘合和而成。由于这份道理有许..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1月17日,藏历火鸡年九月二十九,为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与供养龙王日。诸位大护法,为利益和挽救迷失轮回里的苦难众生,如严父般将深沉的慈..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1月9日,藏历火鸡年九月二十一,为地藏王菩萨节日。殊胜日子请大家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护戒、持咒、诵经等广做功德,并回向给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

佛陀说,当下一切万物都是无常的。但不能因为是佛陀讲的我们就毫不怀疑地去相信,我们可以好好观察观察,最重要的生命是不是无常的?万事万物是不是也是无常的?这里有个小方..

佛法不假外求,一切问题向自己的內心观照。打开你的心,用心去感悟。放下自己的观念,超越一切的矛盾。——禅语有些人和自己老婆吵架,越吵越气,他会拿出刀,拿出枪,拿出..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因而我们不能惧怕死亡。换言之,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面对死亡的勇气。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死后会去哪里”的迷惑,一直都在困扰..

禅定和观想是解药,是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修法,不可或缺。事实上,除却佛教,其他宗教也有不同的禅定方法,而大乘佛法的禅定及观想,最可以给人类带来快乐,彻底消除人类..

慈悲超越分别与狭隘若要对众生产生真正的慈悲心,我们就得摒除所有态度上的偏见。通常我们对他人的看法都是受到起伏剧烈和分别心情绪所主宰。我们对珍爱的人内心生起亲密感..

如何理解加持?【顶礼上师本尊空行!】即顶礼三根本。我们修行和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加持,但所谓的“加持”不在于形式之上。例如有时导师会把书放在你的头上,并且念..

西藏僧人贡嘎扎西和他的“电子朋友”中新社拉萨9月9日电题:西藏僧人贡嘎扎西和他的“电子朋友”作者白玛卓玛“我依然记得两年前的那天,发出我人生中第一个微博,第一次看..

人:慈悲的佛陀,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眼下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好。佛:您能确定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您生命中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人:是..

催醒轮回的铃声普巴扎西仁波切开示一个儿子修法非常精进,他特别希望自己的母亲也能认识到轮回的痛苦而趋入修行,想了各种方法劝请母亲,但是母亲总是借口每天忙于生活的琐..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人:慈悲的佛陀,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眼下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好。佛:您能确定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您生命..

老婆婆卖身筹钱,供养比丘感动国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座城里,她疲倦又饥饿地走到一户富有人家门口,便再也没有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