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萨修什么法门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别。众生的根机既有许多差异,自然修行的方法也分有许多..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得诸佛护念,前面讲闻这个经能得护念,第二层次是这个闻信名号得护念,那么这两者同时具足得护念是没有关..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稍微懂一点佛法因缘观的人、稍微对业果思想了解的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是以心作根本,心为业主。判定业..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门,一生在这修行,不能今天在这弄弄,明天在那儿弄弄,不觉就老了,一老啥也不行了。一定要有个主宰,不要光听别人说..

从前,有一位容貌端正、温和、善良的国王,他住在宫殿白天黑夜像有轮明月照耀。因此,人们尊称他为“月光王”。月光王治理的八万四千小国,人民安乐,国库充足。但他还怕有..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在那里不会闻到二乘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和六根不具的名字。那会有人问:极乐世界不是有很多的二乘的行人..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佛陀!这句话对我很大的鼓励啊!这是出自蕅益大师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这四句是第八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这偈颂的意思就是观察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大愿,以及果上成..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缘很殊胜,今天来了将近四十人,人数不少啊。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来打观音佛七,打观音佛七的目的是什么,在座的每..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一些过失,或讲错话,或身体行为不正当,这时自己会知道..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在广大的人事当中积功累德,这个积功累德当然不会白费,成就他的身心世界有十种自在,他这个「六波罗蜜多」,刚好是配..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

佛又呼一声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他没有自性、不定的,今生是比丘、比丘尼,再一转世就变了。现在好像是三宝弟子,一转世就忘了。现在恶习者多,发善心者少,能够延长一..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径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

尊贵的上师嘎玛仁波切这次来北京,非常非常忙碌,不仅要到各个共修道场加持、传法,为新弟子授皈依,传戒,开示,还要抽时间接待各界重要人士或知名人士的到访,光娱乐界知..

在宋代有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一位秀才的母亲到地藏菩萨前许愿,没想到竟然心想事成,儿子高中了状元。但是这位状元郎却并不信佛,而且鬼心眼特别多,他得知母亲要带他来九..

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

我叫莫文通(化名),去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戒除邪淫产生了巨大的信心。有一天晚上在单位忙到很晚开车往家走(最近公司竞选副总,我为此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公园一..

约二千一百年前,古印度有一位著名外道论师,他拥有超凡智慧,辩才无量,知识广博,堪称当代大智者。他曾经与其他外道进行很多激烈辩论,每一次他都得到胜利。最后没有任何..

编者按:九华山什么时候开始被视为地藏菩萨的道场的?你听过金乔觉的故事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金乔觉以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践行了地藏菩萨的宏愿,成就了..

编者按: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你信仰哪位菩萨?四大菩萨中,你最熟悉哪位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流传很广,观音菩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马郎妇观音(..

我南京的寓庐,在蓝家庄兰园十六号,周围竹篱,前后二门。民国二十四年七月间,一天上午,前后门未启,忽一老僧,飘然而来。头戴毗庐帽,身穿海青衣;佛珠十数串,自胸前挂..

龙树是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在小乘佛教向大乘过渡时期,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种种社会思潮,对于澄清佛教思想,统一佛教内部思..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门。他作了一个《药师经》题语,题在《药师经》的前面,就赞叹《药师经》:「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

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幕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当最..

人们常说:自助者天助。一个人只要相信并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强,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世界上真正能拯救和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

八字文殊菩萨,其形像系顶有八髻,前五髻,顶上一髻,顶后两髻,一一髻上皆为佛身;身呈金色,放光明,乘狮子王,右持智慧剑,左执青莲华,华台上有智杵,首髻有八智尊,晖..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