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让每个靠近你的人都很舒服。生活中,做任何的工作,做不到的不要勉强。在你周围的工作环境里面,最重要的是爱自己,让自己快乐。每一天上班都很快乐,让每个人..

太子目睹惊人一幕抛妻弃子毅然离家解脱生死救拔众生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地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你没有过失,人家误会甚至毁谤、侮辱你、坏你的名声,你披了这个恶名,子孙往往可以骤发。这个就告诉我们,人欠你,谁会还你?..

编者按: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因有感于人生苦恼,不顾父王阻挠,抛开娇妻幼子,连夜逾墙出城,自行剃度出家,最终悟道成佛。当他成佛之后,对于世俗亲眷是否还有联系?如何安排..

编者按:佛源禅师(1923~2009),当代高僧,1951年春南行至广东云门,礼拜虚老为师,虚老见而奇之,赐号佛源,留为侍者,同年八月初三,虚老于云门丈室六祖真身前传师云门..

美国大卫·霍金斯博士说:“很多人生病因为没有爱,只有痛苦和沮丧,振动频率低于200易得病。”具备大慈悲的佛菩萨名号及经文咒语正能量非常惊人,信心精纯,足以治病。在..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要在七天之内找到我的本来面目。你既然为法而来,就什么..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第六,做事乖张,聪明无益。这一堂课紧跟着讲的就是第七,为富不仁,积聚无益。就是说有钱之人没有仁德之心,积聚钱财没有益处啊。什么叫“仁”啊?单人旁..

今年观音法会,大众比往年诚心,往年法会在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高谈阔论,不守斋堂的规矩;吃完饭,在碗中剩下很多菜饭,丢到垃圾桶内,或者吃完饭后,也不随喜功德就走了。..

《无量寿经》所讲的教训,就是发菩提心,一部《无量寿经》跟我们讲的重点,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都有一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落实这些教训就是..

我认识一位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退休。为人和蔼,善与人交往,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又能与人聊天,别人的生老病死、家事命途知道很多。那晚她感慨,在医院里阅人无..

有恶口,『言不信用』,讲话没有人会相信。你做事讲话没有信用,当然别人就不会信任你,得不到人的信任,做事就很艰难。一个人什么都没有,没有钱,但是人家对你信任,你做..

这两句是要痛戒的。『惰』是懈怠、懒惰。往往一般人刚刚发心的时候,心行都非常勇猛,时间久了就懈怠,所以他不能成就。古人常说,如果个个人都能保持初发心,那就成佛有余..

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你种田,田地里面都种一些荆棘,『荆棘』是有刺的,人经过,植物有刺,你种的种子都是荆棘,它长出来就是这个东西。你种的种子是荆棘,『痴痴然』..

过去一位禅师,定功很强,可能他是观法佛,这个公案很有名,这个禅师什么名字,我忘记了,很久了。三十几年前,我刚学佛的时候很喜欢听故事。这个禅师去住一间鬼屋,那个房..

所以成了佛还是有因果,而且这个因果不能互相代替,你造什么因你就一定要得什么果报,不能互相代替,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能互相代替。怎么去转变?只能在缘的上面去做个..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我常常打坐,时时年经,早起早睡,心不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

另外偷盗的形式也非常的多,虽然不是说像小偷、像强盗明抢暗偷,但是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譬如说作官的,贪官污吏,他有势力,一般人要请他办事一定要送红包、送礼,不然他..

譬如说我们劝人吃素,你就不要劝他说你现在吃它一斤,要还它十六两,以后你会下地狱。他原本吃一斤等一下变吃两斤给你看,反效果,他一生气反而吃更多给你看。要讲这种话要..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私仇』,「私仇」就是个人的冤仇、个人的恩怨,就是自己跟别人两个人之间私下的冤仇。两个人私下的冤仇,不要去连累到别人的兄弟不和,..

【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敷衍』就是敷衍塞责。他也没认真在做,浮浮沉沉,有的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所以没有一样善事真正去落实,没有一样善事真正的做到好。..

这是说『推多取少』,「推多取少」是与人合伙做生意,你如果推多取少,你想世界上哪个人不愿意跟你合作?你分得多,我分得少,大家都很喜欢跟你合作。如果你要分多一点,别..

这个『名利』也是一种福报,我们一般说求名求利,「名利」是福报。名是立身之具,一个人他有这个名声,是他立身之具;利者衣食之源,这个利就是他衣食的来源。求之甚难,就..

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记功过格,记录,若是依照「指微章」,用黑豆、白豆来修,从起心动念,因为我们的身与口都是受心的指挥。你要做一件好事,这个心动个善念,指挥这个身..

所以死大家都要面对,我们要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我们要发愿求往生,不可留恋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活一天做一天,一口气在做一天,随时可以放下,这样才符合我们修学净土的宗旨..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指我们这个世间苦是真的,快乐是假的,那个苦不会变成乐,叫做苦苦,那个苦是真的。所以小乘四圣谛,苦集灭道,谛就是真实,苦是真的,苦不..

怎么求进步?导师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我们,譬如劝我们大家诵《无量寿经》,它也有分阶段,第一个阶段先读三千遍,读三千遍就是要读熟,另外一方面就是求消业障,消重的罪业..

此地讲妄语,特别是要得到利益的,譬如说做生意的要谋取一些利益,他要打妄语,这在现前社会非常的多。卖的产品,实在讲不是很好的产品,他说很好,标榜很好的产品,实在没..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钱赚得很快,用正当的好像慢慢赚,慢慢赚你活得久,保险公司有一句话说,活愈久领愈多。你寿命长,这一生享受没完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