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 分卷阅读

2015年4月17日,太平岩寺举行乙未年春季首期随喜禅三健心瑜伽活动,中国佛学院讲师、太平岩寺西堂、禅三指导师戒毓法师引领一众佛弟子亲身体验禅修妙处。上午8时,戒毓法师..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

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显宗最高学位再增十位中新社拉萨4月5日电(记者贡桑拉姆)来自西藏昌都市察雅县英懂寺的僧人索朗欧珠经过近20年的潜心修行,5日在拉萨大昭寺获藏传佛教最..

索达吉堪布讲解《正确的随喜》菩萨的善心不能离开随喜,随喜在整个大乘佛教中一直具有无比的功德。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说:“假如我们听到别人行持善法,心里没有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眼里的礼物越来越少,虽然得到的越来越多,我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因为自己聪明、能干、努力。并非所有比我们更聪明能干、更勤奋努力的人都拥有比我..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

所有的佛菩萨、声闻、缘觉以及六道一切众生都具有功德,首先要明白和深信这个道理。佛菩萨有功德,声闻缘觉也有功德,但是六道众生,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能有什么功德和善根..

人类的很多痛苦来自妒嫉心。对财富、名声、权利、脸蛋、身材、家庭,甚至周边的亲朋好友,只要是比你优秀的,都容易去妒嫉。妒嫉心,像一张网笼罩着我们全身,当你觉得不快..

2014年9月5日,暑期刚过,又迎中秋,太平岩寺停办两期的随禅三活动今如序开启。中国佛学院、太平岩寺西堂兼讲师戒毓法师继续秉承佛祖普度众生的慈悲心,用自创的以动为主、..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一切众生的生命现象在佛教里归纳为六趣四生。六趣,即六道轮回,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慢、疑的习气生活,看到周围的环境,就容易生起悭贪。人的悭贪分秒不离心,这颗种子好像常在心中。譬如,原本的好朋..

问: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达真堪布答:随喜的时候,心一定要纯净。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如今..

随喜他人所做的功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的随喜不是在嘴上说的,而是要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随之欢喜的心态。所以一般来说很难做到。做到真正的随喜,要具足两个条..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福慧功德的方法,他人闻思修佛法、行善积德时,如果能发自内心地生起欢喜之心,这叫随喜。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仅仅随喜他人的功德,所得到的善根、..

我有时候真地想不通:我们这些学佛的人怎么这么愚痴啊?这么简单容易的事情做不到;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明白。佛讲的清清楚楚,你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不出钱、可以不出力,..

问:长辈没有经济能力,儿孙代他修福,发心随喜供养三宝,请问是否妄语?净空法师答:这不是妄语,这是孝心。他要是不信三宝,你就瞒着他,你花钱,以他的名义来修福,将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