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钦扎木苏上师采访

因此,如果有人想要根除心的缺陷,先了解心的本质以及心的转化是很重要的。首先,努力试着去检视心的状态。有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经验了不同的心识与妄念,乃是因为太多遮掩..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2)提问:请问上师,我们与上师相隔千里,上师会知道我们的习气吗?上师是怎么观察调伏我们的习气的?也没有叫我们怎么怎么做。末学刚接触善知识,还请上..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3)提问:请问上师,皈依三宝和依止密宗上师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经过灌顶以后,才算是正式依止上师?祈请上师慈悲开示。上师答:这是不一定的。依止上师不..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4)提问:请问上师,有些修密宗的法本,没有经过上师的灌顶是不能修的,否则就触犯戒律。那么我们每天早上修上师瑜伽时的四灌顶,与上师前亲自受灌顶有..

一位好弟子,对于学法过程中的苦和乐,都要能忍受;应当不顾任何困难,依照上师的教导去行持,同时虔诚恭敬地祈祷,也很重要。对于该做的任何事,上师如何交代,我们就如何..

此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否能够止灭痛苦。很自然地,我们必须先探讨「心识」的涵义。现象﹝即诸法﹞可以分为色与心﹝心识﹞两种。如果从粒子或分子的角度来看,一朵..

智敏上师德相(网络图)讲经之前为什么要念《心经》?《心经》是祛魔的。玄奘法师,他到印度去取经,在沙漠地带,一个人,晚上住在那里,就看到飞沙走石,好像千军万马冲过来..

那么二谛在词源上的意义为何?我们之所以使用「俗谛」一词,乃是因为,对于一个蒙昧昏暗的心而言,它是真实的。这种昏暗无明的心,把世俗真理视为真实;不明了事相,暗昧事物..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2月6日,藏历火鸡年十月十八,为观世音菩萨的节日,逢此吉祥日请广大发心,广行善业,吃素放生、诵经等。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

依止上师,最重要的并不是常跟在上师身边,或跟上师说话。而是了解上师的教言,并清楚要如何修持,如何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让上师的智慧、悲心融入自心,逐渐获得上师戒定..

问:对工作繁忙的城市人而言,如何能依止一位上师呢?索达吉堪布:如果有条件的话,亲自依止是很好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做,这就是依止上师。有些人认为..

了解四圣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多思考二谛的含意,如此一来,你将更能理解四圣谛的内涵,二是思考四圣谛的含意,然后透过二谛的解释来反思「入灭﹝止息世间之烦恼痛苦﹞」,..

一江有月,千江有月。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也不必担心其他人与上师接触会减损自己与上师的相应。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实践中却常常成为大家修行的障碍。——希阿..

上师的密意与诸佛无二无别,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当弟子的心被上师摄受时,就能受持上师的无边加持,生起和上师无二的智慧,就像满瓶之水倒入另一个瓶..

问:偶尔能对上师生信心,如何能做到随时保持,真正做到视师如佛?索达吉堪布:要以《前行备忘录》中所讲的五种了知而修。第一、了知上师是佛:即使按照不了义的观点,真正..

问:为什么佛教徒需要随时想到上师三宝?索达吉堪布:凡夫人修行,就像小船行驶在大风大浪的海上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又会遭到外缘狂风的侵袭,可以说异常艰难。如果不随时..

问:如何祈祷上师三宝能迅速得到加持?索达吉堪布:如果自己毫无感觉,信心、恭敬心发不起来,那你不论念什么咒语或祈祷文,佛菩萨的加持也不一定会迅速到来。所以,刚学佛..

根据唯识宗的思想,所有的现象可以被分为三类:依赖其他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依他起性﹞、因自心的执着、迷情而生的假象﹝遍计所执性﹞,以及无绝对实体的现象﹝圆成实性﹞..

能海上师(资料图)上师功德,首重三学。宗大师中兴西藏佛法,首在复兴戒幢。师观内地佛法略似西藏当初,故决意提倡戒律,重振僧纲,以身作则,严净毗尼。尝谓弟子曰:“某大..

问:以拜会等方式与具德上师结缘,对自己有何重要意义?索达吉堪布:如《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具德上师即法王,住于何处等诸佛,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真..

佛陀曾经三转法轮。初转法轮之时,佛陀教授四圣谛。对于那些清净持戒的人,佛陀讲授《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中主要包含了「空」的教授。然而,根据人们诠释佛陀教授「空」的..

提问:真正的四皈依,是否在对上师具有无伪的信心后才有?聽上师答:一般来讲四皈依和三皈依没有太大区别。四皈依里增加了皈依上师。因为上师为三宝的总集,所以要一心皈依..

具足恭敬心:如果你有恭敬心,你就不会有很大的烦恼,觉得每个众生都很值得恭敬。如果你内心生起这个光明的心,佛的心,把每个众生都观成佛,不管在哪里都是净土。如果你内..

在演说的前半部,我将用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二谛的含意;演说的后半部,我将说明如何以二谛的整个哲学思想与体系为基础,应用于现今的生活之中。所有人都渴望离苦得乐;在此一基..

明白如何观察具德的上师,也知道如何依止之后,在依止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共的信心;有了信心,恭敬心就会生起;有了恭敬心,自然会得到上师相续中的超胜功德。就像天鹅在湖..

皈依和累积资粮最殊胜的对境,莫过于上师。尤其当上师灌顶、说法时,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大悲和殊胜的加持,都融入了上师的意念中,两者无二无别。这时我们对上师所做的供养功..

对于这本谈论该如何对治情绪及培养安忍性情的书,把它论证中的一些纲要性原则做个说明,应可更有助于一般读者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某种可称为心性可塑性的信仰,亦即相..

无论是寂天菩萨或嘉瓦仁波切,当他们在论述该如何对治愤怒和嗔恨时,无疑地都极为具体清晰。事实上,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一开始就举了鲜明例子说明,人在瞬间所生起的怒..

修行(图源:网络)我们也再再地强调,智慧大的,能够深入外道的见、二乘的见,然后知道错在哪里,这是很好;如果是才刚学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深入到外道、二乘的教义,那..

我们要以三种承侍,让上师欢喜:(1)以修行供养:将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勇猛精进地修持,这是最上品的供养。(2)以身、语、意做供养:对于上师吩咐的事情,像忠诚的仆人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