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好放掌请坐,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三十四尊鬼王。下面我来讲阎罗王请法,释迦牟尼佛如何回答。下面,请看..

◎1997.09.4讲于法云文教协会法句经讲记(二十四)释传道主讲〈惟念品第六〉十有二章壹、释品题惟念品者守微之始内思安般必解道纪惟,一音(违)ui5英逵切一音(姨)i5英其切微,..

圆瑛法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十番显见2007.9.15——2008.3.9文殊讲堂第二十四张DVD经文:[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

真性离见分第二十四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

杨仁山是近代佛教复兴的启蒙者,被誉为“中国佛教复兴之父”。

《法性基础》之二十四——2013年2月1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已经谈到了《心经》里边第三段: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

——药师如来的第十大愿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

第619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有益的真理,即“自护”与“他护”之间的关系。佛陀首先给大家叙述了一个过去世的一则故事:有一位“缘幢伎师”(竹竿特技表演者),大约是用一..

佛陀在623经(世间经)中,再次重申了持住于四念处的极端重要性。在这部小经中,佛陀作了一个形象的譬喻:“若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观看者不?”“若世间美色..

621经是阿难向佛陀请教:对于年少比丘应给予何种教诫?佛陀的回答是:要教诫他们努力修习并安住于四念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第605经,佛陀对比丘说:“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在606经中,佛陀说“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应当学!”强调了比..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譬喻,来阐述比丘应守住四念处而远离五欲的境界。而在本经中,佛陀以小鸟与苍鹰之间展开一场斗智斗勇,最终小鸟依靠自己的智慧而战胜..

638经:本经记述了舍利弗尊者因病涅槃后,阿难异常地感伤与悲叹。佛陀教导他不要悲伤,而要努力修习于四念处。根据本经的记载,舍利弗尊者的涅槃地是在“摩竭提那罗聚落”..

在第613经中,佛陀把四念处纳入“善聚”,并叙述何为不善聚。三不善聚就是贪、恚、痴三不善根,而善聚就是四念处。为什么?“纯善满具者,谓四念处,是名善说”。除了贪恚、..

第616经(厨士经):本经主要讲作为比丘,自然要努力回顾自己、反思反省自己,“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这里的“取自心相”,便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观照方法,即要把握住自己修..

第624经阐述有关修习四念处的一些次第问题。郁低迦尊者来到佛陀座下求法:“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杂阿含经》的第二十四卷的主线便是围绕着“四念处”法门而反复重申四念处的极端重要性。而佛陀不止在《阿杂含》里谈四念处,在《中阿含经》的《..

597经(妙色经):本经叙述佛告天子,持戒定慧可得妙色,成就乘出之道,受到诸天所供养。首先是一位天子问佛:云何诸众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众生住何法..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

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始轮回中造恶业而受苦报;一种是往昔的善业感召,让你感受到痛苦,以此而逼迫你进入解脱道。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两种痛苦,像天人一样恒时感受安逸,我..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

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一行莅临莆田南少林寺调研考察南少林寺武僧团的精彩表演南少林寺武僧团的精彩表演洪捷序一行观看表演腾讯佛学莆田讯2017年5月15日,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

往届活动短期出家转身心亲证佛道真理弘——青灯古佛,晨钟暮鼓,短期修行,回归自性佛陀教育,稀有难得,转凡成圣,安稳身心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很多人感觉身..

本焕长老舍利(摄影图张焱)看似漫长的等待,却是永恒的未来;你的出现是我们,幸福开始的骄傲。在经历了24载让人魂牵梦绕的分离之后,一代佛门泰斗、深圳弘法寺开山长老本焕..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二十位天神,司职罚恶护善,后来纳入佛教神祗系统中,成为护持佛法的神。“诸天”的..

近日,一条名为“莆田广化寺招聘和尚”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其夸张的内容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对此,莆田南山广化寺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莆田南山广化寺”发布声明,..

什么是佛教中的诸天?为什么要礼敬诸天?(资料图)文:觉醒法师佛教诸天是佛教的护法神。佛弟子皈依佛法僧三宝,不皈依诸天,但要礼敬诸天。因诸天都皈命佛,奉行正法修诸善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