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的秘密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羞赧地走进店里。“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

世上有没有三百岁的老和尚,末学不得而知。此处所说三百岁老和尚是指年龄总数接近三百岁的三位老和尚。其中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慈悲念佛”,“持戒念佛”,“念佛..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够化除。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当知,过去有一..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修学,这种情况入道多辛苦,因为你要用你短暂的一生的修学..

(一)沉香烧为木炭在《百喻经》第二十二喻里面,就有一个入海取沉水喻,这一喻非常有意思: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

问: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练,应先修人天法,再修解脱道,接着修菩提道。净土法门属于大乘菩提道,我们直接学习,能契入吗?大安法师答:修行..

《往生论注》的作者昙鸾大师,最初出家的时候,读《大集经》,准备注解这部经,但是后来他得了病,到处都医治不好。他说:“人命危脆,旦夕无常。”人的寿命是很短暂的,什..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弥陀疏钞》此段疏文叙说第四..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别。众生的根机既有许多差异,自然修行的方法也分有许多..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得诸佛护念,前面讲闻这个经能得护念,第二层次是这个闻信名号得护念,那么这两者同时具足得护念是没有关..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人修行都希望有一个加持力有一个护念哪,但殊不知你在这样的一个念佛当中就有十方诸佛的护念,就有弥陀本尊和释迦本师..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著。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界者:则平常之事,动乱..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门,一生在这修行,不能今天在这弄弄,明天在那儿弄弄,不觉就老了,一老啥也不行了。一定要有个主宰,不要光听别人说..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这里点明,要证得无上菩提,必须具足持净戒,可见戒律的重要性。而古往今来有一些念佛行..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

【原文】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这四句是第八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这偈颂的意思就是观察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大愿,以及果上成..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不为内惑、外境之所动乱,名得事一心。何谓理念?了知能..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

问: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跟大家讲,如果约临终十念,那是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后来的也有大德们发挥的是,..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一些过失,或讲错话,或身体行为不正当,这时自己会知道..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与徐福贤女士书》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一定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能念的是什么?是当下这一念心。所念的是什么?是这..

问: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我不太清楚真为生死是一种什么心态?真信切愿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弟子已经把往生西方作为目标,只是现世生活安逸,总是..

一心念佛的神奇僧人无名僧,居住在湖广黄州,专门持念阿弥陀佛,昼夜从不停止。无论见到什么,都念阿弥陀佛。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一六四三年),黄州总兵黄鼎,守护黄州..

民国的时候,浙江慈溪有一个贫穷的老妇人,家里很贫穷,而且儿子很忤逆,不孝顺。一天,她被儿子骂了,心里很难受,就到邻近的寺庙找出家人诉苦。出家人说:“你已经知道苦..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