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凤眼菩提舍利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所说的话。佛陀圆寂之后,有些弟子们,就忙著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召集大众僧,告诉比丘,造塔、供养舍利,不是..

文│观良三月的细雨轻叩着大地,岸边的柳条抽发着嫩芽。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孕育万物的季节,在佛陀寂静涅槃的日子——农历二月十五,我们迎来了为班级三月份生日师兄共同庆..

佛教音乐《菩提本无树》

进入同修班近10个月,“道前基础”也快学完了。在此,我想分享两点:一是我进入同修班后是如何修学的;二是学习“道前基础”给我带来的心行变化。一、进入同修班后我是如何..

信仰和真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报去承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天上下暴雨,地上小草会被冲垮,因为它根基很浅。但是天上下再大的雨,到了大海里面,大海不会有任何波澜,不会..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略论》已经学完了,回顾这三年,自己的心境起伏很大,中间几次想退出,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其实自己受益是很多的。回想刚刚修学的时候,我对法义分..

菩提心与大悲心有何区别?“菩提心”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即予众生乐,拔众生苦之心。大悲心属于菩提心的一部分,即下化众生的部分。发菩提..

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人有着世间稀少的聪明和学问,各有一百名弟子。有一天,舍利弗独自行走在街上,遇到佛陀的弟子出入在王舍城中乞食,顿觉不解,便上前问道:“请问你住在哪..

——西园行侧记在人类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但天灾人祸频仍的当下,人类与地球已成为生命共同体,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内心的苍白形成鲜明对比。触及心灵深处,必然会面临..

佛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了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地反覆吟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维着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

三个魔女一听,也深为魔王不平。魔王带领众多的男女眷属,手执武器,凶狠地向菩提树走来。太子坐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他寂静的心中,巍然不动。除了想出离三界观察诸法的..

〖经文〗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

我叫智劼,英文名Sherry。2018年9月5日正式进入三级修学。从开始的佛学小白到现在的法喜满满,每天发心,忏悔,感恩,心中有许多感慨,愿与同学们分享。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

大迦叶从此是以被人尊敬着的圣者的身份出现在僧团中了。有一个时侯,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修道。那时有很多的外道们访问舍利弗尊者,向他提出种种的质问中,..

须菩提深具般若的空慧,不但能看破世上的毁誉,解脱物质的束缚,更能以般若空慧和禅观解除身心上的痛苦。有一次,佛陀在般若会上,对须菩提说道:「须菩提!你很有辩才,能..

常住在耆阇崛山的须菩提,有一次忽然四大不调,病魔缠绕着他,使他的身心感到非常疲劳不安。一位圣者修行德行很高,也会患病?很多人对之感到不解。其实,业报所招感的人的..

须菩提是离欲阿罗汉,与世无争,对世间没有什么希求。他有时候住在僧团中和大众共修共学,聆听佛陀宣说的真理;有时候,他在林中习禅定,修学更高的禅法。负有盛名的耆阇崛..

须菩提的生活和心境,恬淡自在,时时都在空三昧解脱者的境界里。在世上做人,即使是一位圣者,毁谤讥嘲仍然会加诸于他,不管是怎样的白璧无染,远离名闻利养,为众生做了很..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团内,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处。后来天..

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注解。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

佛陀虽然知道须菩提离开了人我的执着,但大慈大悲的佛陀,仍然苦口婆心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迹,加强须菩提无相布施和无我度生的信心。佛陀像是回忆似的追述着往事道:「须菩提..

须菩提在佛陀的僧团中,修道闻法,非常热心。尤其是四处十六会的般若法会,须菩提如不去其它的地方教化,从不缺席。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千..

须菩提出家以后,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钵乞食,下午就跟随佛陀听教参禅。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则,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能,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

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最好的..

舍利弗涅槃以后的七日,均头沙弥把他的遗骨荼毗,然后请回到佛陀说法的地方,把一切经过告诉阿难,阿难流着泪,带着均头,详细的报告佛陀,佛陀默默的听。均头报告完毕,佛..

舍利弗的母亲和家人走后,他对沙弥均头道:「你到那边的房间去,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好。」舍利弗回来涅槃的消息传遍村庄的时候,已是半夜三更,但住在邻近皈依过佛陀的人都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