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佛教大学联盟研讨会开幕式2017年五月六日上午在曼谷举行,泰国新任僧王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佛教大学联盟代表与会。六日下午,以“南北传佛教交融,东西方文明对..

问:从行持上看,绝大多数宗教都劝人行善,大乘佛法这方面有何不同?索达吉堪布:道教修行善法,基督教修行善法,佛教也修行善法,除了穿着方式不同以外,外在的善法形象似..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

问:大乘初学者如何让善法方面的心念不断增上?索达吉堪布:由于自己前世的发愿力和佛陀的加持力,今生我们才有了修持善法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定要抓住,不要认为今天对佛有..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

问:一个人如果接受大乘佛法的教育,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素质会提升呢?索达吉堪布:受过大乘教育的人跟一般世间人相比,在智慧和大悲两个方面远远超胜。在智慧方面,他们从来..

一般来讲,我们已经进入一种生活的悖论模式。一般是拼命赚钱,一边是拼命消费。所有赚的钱永远不够花,因为欲望太重了。人的欲望是整体的,比如吃的欲望重,看的欲望也重。..

一切唯心造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心经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面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时,立刻就会暴露出所有的缺点。作为佛教徒,不是接触到一位西藏的喇嘛,就是学密宗的,也不会因为接触的是一位和尚,就是学显宗的,最重要的是以心..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

问: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仁清法师答: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做过开示。比如有的人讲课,讲着讲着你听着不对,然后你去劝..

菩提心(资料图)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生起的,先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十法经》中开示的生起菩提心的四种方法:第一,了解菩提心的功..

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几地菩萨?有人问“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登地菩萨以上?是几地菩萨?“再来人”指的是几地菩萨?诸位善士!佛教以三宝为中心,所谓三宝,即是佛、..

问:一般人遇到身心上的痛苦,都难以接受,倍受折磨。大乘修行人是靠什么方法来面对的?索达吉堪布:对一个普通人而言,不愿接受痛苦、强烈地执著安乐,这种分别念一直在不..

我们依靠众生,累积了无边的善根资粮,并在未来不断利益着自己,最后成就佛果。大乘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所谓的以发菩提心摄持,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

大乘佛教如何利益众生?(资料图)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懂,佛教比较重视个人的修行,这个是没有错的,这个非常重要。大乘佛教它的最终的目的是度化众生,或者是利益众生。但是这..

学佛不要搞得一身佛气《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诵读此经的功德编辑一、能往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定当得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之所围绕};二、诵读解说此经能常见我佛常在灵山讲法(此胜功德当年天台..

道德之殇“醒”“省”(资料图)提到道德问题,已经感觉到道德滑坡的概念已经不能概述了,要用比较严峻一点的概念——道德危机了。这些年来,我们只要生活在中国大陆,就深刻..

要真正做到皈依三宝、心怀大愿、欲得最高证悟以利益众生,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证悟的本质。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世间生命的本质充满痛苦。我们了解尽管轮回的生命看起来充满诱惑..

问:要成为合格的大乘修行人,让自他都获得真正的利益,内心必须明白哪些重要的道理?答:朗日塘巴格西教诫后人说:“我看过许多甚深教言,从这些教言中,了知到‘我’是一..

问:学习大乘佛法很久了,但关键时候还是最在乎自己。应如何修心,才能真正做到自轻他重?答:自己利用日常中每件小事,不断地串习,成熟护他如己的悲心,这就是自他相换菩..

问:将一切外缘皆能视为修行助缘,而顺利趣入大乘佛法的关键要点是什么?答:夏热瓦格西说:“修行人如果没有把自身看成敌人,那么最好的上师也无法利益你;什么时候真正能..

问:大乘修行人在对待自他方面与世间人有何区别?答:金厄瓦格西说过:“世间人对自我特别护惜,但是修行人对自我应予以抛弃,而不能与世人的行为相同。世人为了‘我’在争..

福山合卢寺将举办第七届“传授大乘菩萨戒”法会法会法讯菩萨,是世间最美的称呼,慈悲、利他、清净、自在,是如来的使者,众生的朋友。菩萨,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

问: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明贤法师答:“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别有智慧的一个词。当人快被饿死的时候,给他一升米..

问:初发心的大乘行人应以何种方式利他?答:大乘修行人必须按次第而行,首先发起愿菩提心,进入大乘,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断除增损疑惑而求得正见,然后安住在寂..

大乘佛教是郑成功传到台湾的吗?西元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春天,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使得台湾这个地方,又再度地由明朝统治。郑氏在此揭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企图以此为..

问:修大乘法需要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反而是小乘更容易获得解脱。是吗?索达吉堪布:其实这是不了解大乘法门的殊胜而致。众生转生在轮回之中,其恶业习气十分深厚,如..

问: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索达吉堪布: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快乐的因是什么?就是积累资粮,比如供养三宝、..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