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然心理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第268期明觉文:陈沛然博士1.自主原则;2.公平原则;3.上进平等原则;4.承担精神;5.生命的连贯性;6.生命形态的可变性;7.创造原则;8.理智原则;9..

禅学之特色第270期明觉文:陈沛然1.独特性2.即兴性3.方便性4.摧毁性5.互容性6.确证性7.灵活性8.创造性9.生活性10.即时反应性这里举一个「丙丁童子来求火」的公案来讲解,使..

烦恼是甚么?烦恼从哪里来?第236期明觉文:陈沛然烦恼是甚么?依佛家的看法,烦恼又名结缚,即是说∶烦恼犹如绳结般捆绑着人,使人动弹不得,失去自由,丧失自我主宰的能..

《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第260期明觉文:陈沛然电影《无间道》在片头和片尾,引述了佛经《涅槃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之经文,这到底与电影之主题有何关系?《无..

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第264期明觉文:陈沛然本文建立一个人生哲学之架构:以「被决定作决定、决定作决定、决定被决定」,来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长今的父亲徐天..

为何渡己必先渡人?第262期明觉文:陈沛然面对捐钱救灾之请,有些人会说自己没有足够能力,所以暂时不会捐钱,然后说等到赚够钱之时,自然会捐钱救灾。但观察下去便会看到..

问:自从学佛三年,我觉得自己好了,最近我少去听经了,因为我想多些时间在家中,并在生活中实践,消化一下我所学的佛理。然而,我在家中却很辛苦,老公只识得百无聊赖坐在..

去欲断爱,何能慈悲?第258期明觉文:陈沛然学佛要「去欲断爱」,「去欲」较易明白个中道理,然「断爱」则是何真义?素来佛菩萨皆慈悲,究竟「爱」跟「慈悲」有何分别?对..

问:佛教准许及鼓励教徒对教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而发问,并公开地探讨,从不强迫别人接受,十分民主。在如此开放的民主精神下,反覆思辨佛法的真理,更能显出佛教的精..

佛陀:大雄宝殿中的大英雄大雄宝殿即是大英雄的宝殿。佛陀就是大雄宝殿中的大英雄。为何佛陀是大英雄?又何谓「英雄」?一西方式的英雄西方的「英雄」是Hero,是勇不可挡之人..

问:我个人脾气较差,很容易发怒,由怒火冲天而经常做错事,事后亦很后悔。我曾听过佛学的讲座,觉得佛教很有智慧。但是,我很怕信佛之后,自己会发怒犯戒,很怕自己不能做..

《慧灯·问道》第四季上师与弟子篇第6期 1、听老师兄分享他与自己上师的故事 2、身为凡夫的弟子们,该如何处理好与上师之间的关系? 3、上师对弟子们的态度不同,弟子心理..

佛教心理学鸟瞰惟海法师(下面片断是对惟海比丘五蕴心理学的节录)“佛家心理学,从知识智慧、体验精神两个侧面,以无明缘起和爱贪缘起为根源,建立价值心理学和批判的人生观..

佛教与心理学星云法师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

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页9--48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1998.7月出版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页9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提要以往的注疏或研..

文|明伟我分享的是自己长期素食的体会。我从开始吃全素到今天,已经整整十年了。我为什么要吃素?为什么坚持那么多年?因为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患糖尿病,引发了我学佛..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沙门,但弟子缘分不好,身不能出家,有大德说品位决定于心量的大小,心出家,大心凡夫也可以上品上生往生吗?净界法师..

佛教的心理调适净土》2012年第2期作者:释大安一、三宝为依怙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病人,病因甚众,略述有二:一者知见上的颠倒。将虚浮幻化之身心外境执..

心,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想要过得幸福,必须建设健康的心灵。当负面情绪占主导的时候,不仅内心是痛苦纠结的,甚至身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是导师在《心灵创造..

《药师经》的秘密(图源:网络)《药师经》的秘密在哪里,它明白地告诉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不但自己舍不得用,也不给人家用,更不肯给乞讨的人,世界上都是这样的..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佛法的精髓。《心经》从印度梵文经典中译出,在汉地比较常见的一种译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修行(资料图)佛教的理论包含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个层面,世间法主要是教授因果轮回、五戒十善等内容,利用人心积极向善的一面来协调世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佛教反对..

我是同修班的学员,目前是一名实习辅导员。在我报名辅助员、辅导员之前,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看着身边师兄们做了辅导员、辅助员,心里很是羡慕、佩服,更为他们高兴。但..

再往下面看,『十念』,「如《观无量寿佛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笺註》裡头说,这个《笺註》是民国丁福保居士编註的。丁福保用的方法是集註,跟黄念老用的..

为什么怕鬼?怕鬼,原因是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对鬼的认识不清而心生恐惧,调整害怕的心念、行为,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解怕的都是心里的鬼。有一位..

佛法中六道轮回真实不虚(资料图)有弟子问道: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作为佛弟子如何看待这个..

药师琉璃光如来从佛法看,病起于业,业起于心。藏传佛教《论述医续》说所有疾病的根源,是我执及因未觉悟而产生的贪、瞋、痴等烦恼。治疗之要,在于治心,《正法念处经》卷..

《六祖坛经》(资料图)“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我们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都要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又是中国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