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的魏唐女神范儿


文殊菩萨·唐·奉先寺。在龙门石窟充满独特魅力的艺术文化中,精美绝伦的石刻造像让人们叹为观止。其中有非常多菩萨的形象,而且由于历代人们的审美不同,菩萨的外形刻画也不相同。比如北魏社会崇尚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式的审美,而唐代则是欣赏雍容华贵、体态丰腴的形象。

胁侍菩萨·北魏·宾阳中洞。菩萨形象随着佛教艺术的东传,经历各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化、世俗化的女性特征。在中国的民间,老百姓普遍认为佛教所说的慈悲与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相匹配,所以在龙门石窟中魏唐时期的众菩萨像已经处处体现出了女性的温婉与柔美。

3·菩萨·唐·潜溪寺。除了这些,菩萨身上的装饰也非常华丽,比如身上的天衣,尽管是在岩石上雕刻,却一点儿也看不出质地的厚重感,反而显现出十分贴身飘逸的效果。

4·菩萨·唐·万佛洞。还有菩萨佩戴的宝冠、璎珞,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5·菩萨缨络·唐·敬善寺。

6·菩萨·唐·宾阳南洞。再比如菩萨手中拿的桃型器,造型精巧、可爱,特别像女士们拿的晚装包和香囊,可谓是“菩萨同款手包”啊。

7·桃型器·北魏·莲花洞。

8·飞天·北魏·宾阳中洞。龙门石窟的飞天造像飘逸非常,而且极具动感,几乎每一个大型洞窟内都有飞天形象。她们身披天衣、裳带飘逸,时而脚踏祥云、时而随风漫舞、时而鸣奏天乐、时而手捧供果,她们摇曳着优雅、曼妙的身姿,和着清风,飞翔在浩瀚无垠的极乐净土

9·飞天·北魏·莲花洞。“飞天”是源于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是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重要一环。龙门石窟中的飞天形象多出现在石窟的顶部以及佛像的左右龛楣表面。她们有的身轻如燕、有的衣着华贵、有的丰腴妩媚、有的清新娟秀,飞翔中变换着各种姿势,身后的飘巾逶迤苍穹。

10·飞天·唐·看经寺。

11·乐舞伎·唐·万佛洞。在龙门石窟这座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中,表现乐舞内容的洞窟多达21个,现存乐舞形象的雕刻约34组,能辨认出的乐器有176件之多。

12·以万佛洞的伎乐图最显动感,只见洞内南北两壁的乐伎、舞伎均加上舞动的飘带,将形象衬托的更加完美,大有不同凡俗、飘飘欲仙的神秘感觉。

13·尤以舞伎那旋转飞舞的飘带、“急转如风”的胡璇舞姿,千旋万转不停歇,很好的捕捉到了舞动中一瞬间的舞姿特点,创造出动感强烈的舞蹈艺术形象。

14·供养人·北魏·宾阳中洞。在龙门石窟众多人物造像中,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他们就是出资开凿洞窟的功德主们,称之为供养人。供养人既有豪门望族、比丘尼、还有普通百姓,她们的形象更接近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古代女性自信端庄的优雅气质。

15·皇后礼佛图·北魏·宾阳中洞。皇后礼佛图以文昭皇后为中心,前簇后拥形成等级森严的礼佛行进队列。文昭皇后头戴华冠,迎面一侍女捧熏炉,身侧有持莲侍女,身后有随从侍女十余人,队列最后尚有二侍女持羽葆,整幅画面动静结合、虔诚肃穆,是精美异常的国之瑰宝。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图片

佛教图片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图片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图片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图片。

    《佛教图片网》感恩您转发支持佛教图片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教图片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net/sushi/13144/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