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讲女论语

道安与中国佛教伍先林如果能以般若智慧为指导,那么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就都是般若的妙用,禅观实践法门也是般若之妙门。以般若为指导的禅观实践是“于戒则无戒无犯,在定则..

楚山禅风浅议伍先林摘要:楚山禅法主要是继承了大慧宗杲以来的看话禅,同时他针对净土念佛法门影响日渐广大的局面,主张以禅融净而禅净融通,楚山禅法是在禅宗的基础上以看..

《金刚经》中的般若思想伍先林《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对于中国佛教的许多宗派,尤其是禅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经属于般若类经典,因而,本文也就主要从般若..

马祖与慧能禅教学精神之比较伍先林内容提要:慧能从承认一般人现实地存在迷妄的事实出发,因而认为要破除迷妄,获得觉悟。慧能主张在禅宗顿法的基础上以禅融教而禅教融通,..

试论慧能《坛经》对不二法门的运用伍先林内容提要:慧能《坛经》强调、主张修行实践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无分别智——不二法门,而这种无分别智就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是与自..

宗杲论看话禅的本体依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伍先林有关大慧宗杲的禅法,国内佛教学术界所作的系统性研究不多,这与宗杲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事实上,大慧宗杲(1089—116..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伍先林内容提要虚云和尚是近现代中国佛教禅宗的泰斗和旗帜性人物,虚云和尚阐扬的主要是南宋大慧宗杲以来的看话禅,同时以看话禅融通默照禅,他根据自己禅修..

百丈怀海的禅学思想特色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伍先林百丈怀海(720-814)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洪州宗风开创者马祖道一(709-788)大师的法嗣。据《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

华严法界统观论华严法界统观论——以法藏为中心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法界观门是唐代华严学教义阐释与建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推展法界观门并加以完善的..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

晚明佛教的禅戒一致论:从摄心归戒支禅律一体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晚明丛林的戒律复兴,注重对《梵网》佛性戒体论的疏理,由摄心归戒到摄戒归性,把佛性论..

明末佛教戒律的复兴及其理论诠释内容提要:明末佛教戒律的复兴以菩萨戒为主导内容。其思想立场并非出于传统律宗以律解律的单一立场,而是多元分化、多头并进,既重大乘菩萨..

《论语》四句话,教你认清身边小人,赶快记到小本本上

佛学浅释苏行三博士编释小引第一章‘佛’义及佛陀略史第二章佛学第三章佛学与其他学说第四章佛学的目的第五章佛学的学理第六章世间法第七章出世间法第八章宗派第九章三皈依..

陈大惠老师对话中医女博士:为什么不可纵欲?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陈大惠:首先讲色情泛滥的原因,我们在媒体上就能看到,尤其是对青少年,对他们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

人为甚么要涅槃?第276期明觉文:陈沛然"涅槃″是甚么意思?"涅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智慧的启发?"涅槃″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思是"寂灭″。此"寂灭″是不生不..

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第248期明觉文:陈沛然佛家如何看生命?佛家如何描述众生世界之生命观?人会去哪一个世界呢?生命方向由谁主宰?谁人带领你去哪一趣众..

金钱是否万恶?第234期明觉文:陈沛然问:我是做生意的,最近留意和阅读佛教书籍,看见有些佛教徒说金钱是万恶的,自己心里很惊讶,因为我天天在赚钱,哪岂不是我天天在争..

禅学之方法论:当下指点第269期明觉文:陈沛然禅师是怎样教徒弟的?禅的教学方法论如何?禅师为何那么厉害,如何啓导弟子?本文揭开禅学方法论之前提,让你直入参禅的世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香港佛学研究所所长陈沛然博士语译1.观自在菩萨,2.深切地修行圆满之般若智之时,3.观照到自我的存在(五蕴)全都是空的,4.能够度过一切痛苦与困厄。5.(弟..

人前人后有一民选议员,参加立法局议员竞选,出席宣传大会,面对选民,公开答问。议员:请想一想,你是否有问题?选民:若果你当选后,是否会保证人人有工做,个个有屋住?..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的因果电影《大只佬》是不是在讲佛偈?为何大只佬还俗?为何大只佬最后又再穿和尚服?女警李凤仪死得值不值?《大只佬》其实想讲什么?..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第268期明觉文:陈沛然博士1.自主原则;2.公平原则;3.上进平等原则;4.承担精神;5.生命的连贯性;6.生命形态的可变性;7.创造原则;8.理智原则;9..

禅学之特色第270期明觉文:陈沛然1.独特性2.即兴性3.方便性4.摧毁性5.互容性6.确证性7.灵活性8.创造性9.生活性10.即时反应性这里举一个「丙丁童子来求火」的公案来讲解,使..

烦恼是甚么?烦恼从哪里来?第236期明觉文:陈沛然烦恼是甚么?依佛家的看法,烦恼又名结缚,即是说∶烦恼犹如绳结般捆绑着人,使人动弹不得,失去自由,丧失自我主宰的能..

《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第260期明觉文:陈沛然电影《无间道》在片头和片尾,引述了佛经《涅槃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之经文,这到底与电影之主题有何关系?《无..

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第264期明觉文:陈沛然本文建立一个人生哲学之架构:以「被决定作决定、决定作决定、决定被决定」,来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长今的父亲徐天..

为何渡己必先渡人?第262期明觉文:陈沛然面对捐钱救灾之请,有些人会说自己没有足够能力,所以暂时不会捐钱,然后说等到赚够钱之时,自然会捐钱救灾。但观察下去便会看到..

问:自从学佛三年,我觉得自己好了,最近我少去听经了,因为我想多些时间在家中,并在生活中实践,消化一下我所学的佛理。然而,我在家中却很辛苦,老公只识得百无聊赖坐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