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殊菩萨心咒七字音频


嗡wēng阿ā喇lǎ巴bā札zhá那nà谛dì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

认真、坚持这两点特别重要。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都是偶尔性的,断断续续的,有时间了、没有什么事做了才学一学、修一修,参加参加,平时就把学佛修行的事忘了。不能这样。如..

有八种闲暇、十种圆满,才是暇满人身。如果没有十种圆满,就不是暇满的人身。没有暇满的人身,就不能修持正法;不修持正法就不能解脱。得到人身是所依圆满,是十种圆满中的..

受菩萨戒必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受菩萨戒也是虚假的。很多人都已经受菩萨戒了,但是我们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若是连愿菩提心和行菩..

我们学佛一定要老实一点,拿佛法好好地对照自己,衡量自己。很多人都觉得,我懂得很多,做得很好,我很善良,我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不好说啊!因为善恶的标准在佛法里,善恶..

问:得到观音菩萨加持的窍诀是什么?达真堪布答:观音菩萨是三世一切诸佛圆满慈悲的象征。我们修观音菩萨,最好和观音菩萨相应。观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我们也要发大慈大悲..

什么叫有智慧的人?有神通,知道很多秘密;有神变,能在天上飞,能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是有智慧,一般的饿鬼、傍生都有这样的能力。饿鬼、傍生分很多种,很多饿鬼、..

问: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达真堪布答: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善恶。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还宣讲善恶,取舍因果呢?因为胜义谛里没有,而世俗谛里有。但二谛是..

问:师兄跟我借钱,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萨戒了?达真堪布答:现在我们是在修行,相互之间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这层关系,不能有别的关系。菩萨戒里有一条:能帮助众生..

问:我们发心做事情,但是由于智慧没有圆满,做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可能还会造业。我们是否要等智慧圆满了再做?达真堪布答:在不同的层次里,如法和不如法的标准..

积累资粮是指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尤其是智慧资粮。智慧资粮应该是无缘的,就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若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就没有真正的智慧资粮。我们无论是做哪种供..

问:家里请的菩萨放的位置有讲究吗?达真堪布答:一般来说,佛龛的上方摆放佛经,下方摆放佛菩萨像:佛在中间,菩萨在旁边,然后是护法。也可以看自己的信心,对哪尊佛菩萨..

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什么叫法弱魔强?心里的正知正见越来越少了,具有正知正见的人非常罕见,这叫法弱;邪知邪见越来越多了,具有邪知邪见的人处处都是,这叫魔强。法弱魔..

问:汉地众生从小受无神论教育,要相信因果轮回很难,佛菩萨为什么不能示现神通,让大家亲见,而度化更多的众生?达真堪布答:佛菩萨已经给你示现了。比如我按佛的教理给你..

有利他心是很重要的,利他心直接对治了我执我爱。我执我爱是烦恼的根、痛苦的根。若是你没有真正发起利他心的话,你表面上去行持善法也没有多大意义,只是种下了一般的善根..

我们为什么要给佛菩萨顶礼呢?不是佛菩萨说,我是至高无上的,你不如我,你必须要给我顶礼。顶礼主要是对治傲慢心。顶礼有身顶礼、语顶礼和意顶礼三种。在这三种顶礼当中,..

为什么说菩萨是勇士呢?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心里没有畏惧。众生什么样的都有。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这个人比较善良,我可以帮助帮助,可以度化度化;那个人脾气太暴躁了、太凶..

要想有智慧,就多做法布施。大的法布施就是讲经说法,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成就者的一句话。你有讲经说法的能力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最好把佛观..

现在很多人都把佛菩萨当成财神爷了,跑到佛像前点几支香,然后在佛像前求:我要发财,我要发财……这是在糊弄佛菩萨。你可以向佛菩萨求,但是佛早就说过:你可..

一讲空性,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都是如幻如梦,都是假象,有的人就觉得:那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就开始消极了。不是这样的。讲空性是让你明白,这一切变化,都是一种自然..

毗卢遮那佛左右两边,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毗卢遮那佛代表自性,代表最究竟的菩提果位。为什么两位菩萨能成为毗卢遮那佛的左膀右臂呢?这就是让我们了知要回归自性,要证..

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就成菩萨、成佛了;如果你的内心没有智慧..

有一心就会有定力,有定力就会生起大智慧,生起了大智慧,立刻会超越所有的违缘和障碍。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活法。现代人经常恐惧,就是因为把世间的事看得太重了。..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霖浇..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造远景,这才是真实而永恒的福德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缘。因为在亲身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才能体会到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法鼓山有一位信众,肚子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后来..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及最终目的呢?在凡夫的阶段,我们不断地自我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开阔。可是..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却带给人类无穷无尽的灾难。在我前往灾区探视的时候,许..

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现不同,以智慧作为菩萨与佛慧命的母亲;以慈悲作为关怀及救济众生的父亲。故称智度为母,方便为父。今天正逢母亲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