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忏 梦参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你只能给他(自己眷属)做功德回向,他究竟有没有得到呢?你自己不知道..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的事拿来回想mdash;mdash;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过去我又..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愿望:像我们要求成道的、要求建寺庙的、想当法师的;像我们在家弟子来这儿,有经营..

佛法与生活演讲/梦参老和尚整理/王俊淇王雷泉教授引言各位善知识:复旦大学从2007年开始举办“复旦佛学讲坛”。今天是第十六场,下午还有如瑞法师的第十七场。我们举办这个..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问题,我们算不算精进呢?比如说我们一天从早到晚,一会上殿了,一会过斋堂了,一会拜忏了,一会又打普佛了,一会讲华..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说很容易,那看对什么人说的。我们在西藏拉萨学法的三十多个同学,没有一个求生极乐世界。大家都知道法尊法师,他是翻..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贪欲..

地藏王菩萨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们这一些人,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完全相应,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还得一生一生地相续不断,切忌中断。你经常诵《地藏经》或者《普门品》,经..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是念经的时间相对少了,这样做对吗?这种说法啊,身布施和我们的心布施都要做。佛讲布施等六度。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有..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把解脱形容得像宝一样,地藏菩萨是一切解脱宝所依赖的。地藏菩萨是我们可以依着求解脱的,我们求解脱宝的人,就要依..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罪,跟你身体一起来了。你的正念生起来很困难,邪念很容易障碍你的信心,使你善根生不起来;或..

问: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梦参老和尚答: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近视眼。打坐和治好近视眼两个是不相同的。那你要想治好近视..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的导师,要想趣向涅槃,你也得有位导师。谁是导师呢?地藏菩萨就是导师,引导你趣向涅槃。就像如意宝珠,雨诸财宝一样..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离一切愁忧昏昧。】佛赞叹地藏王菩萨的功力,地藏王菩萨入一切定,而且定中遍往一切佛国土。随他所..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天会死吧?不会这样想的,没有人这样想的。本来谁也知道,寿命活不到一百年,顶多活到一百年,活一百年很少,一万个人..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不同,众生有苦恼的、有困难的,他最善于安慰了。人要到了难处,求告无门、六亲退失,这种经验我是有过的。如果你是住..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主命鬼王又对佛说:世尊,..

梦参长老眼中虚云老和尚的神通妙用

梦参老和尚:学佛能不能发大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例子很多。我们好多女道友在厨房烹饪料理的时候,只是在做炒菜的动作,心里头又怎么跟佛法相结合呢?能不能相结合..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愿。谁的神通?佛的神通,也是地藏菩萨的神通。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菩萨听到佛赞叹地藏菩萨功德,文殊菩萨请..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的当中,那病严重的时候、痛苦要厉害的时候,你早把佛忘了,光顾痛去了。你能相信佛给你除灾难吗?若有这个信心,把一切交给佛菩..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