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嫉妒心,但是嫉妒是不一样的,假如我们的嫉妒心,当时改不了,这种习性改不了,你用嫉妒,把它化为一种力量,不要嫉妒我们的同参道友行善。还是那句话,真想嫉妒,嫉..

最近有位弟子跟我说:“我妹夫因为开工厂借高利贷被追债,后来被软禁,我想帮却帮不了。”我跟她说:你自己没能力帮,而且就算你有能力愿意去帮,也都是带着委屈心不甘情不..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人生观,所谓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所以佛法是认为:因为因缘的生灭,所以我们的生..

文钞原文: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

忍耐并非心字头上一把刀,而是刀下有一颗心。忍耐是和心性作斗争,所以才会辛苦。但正因如此,所有的经历才会变成修行。寒山问:“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柔和是处事的良方,感恩是惜福的资粮。寒山问:“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拾得答:“那只..

把凌乱的回忆绕成线团,放入内心深处的小盒子里,整理好行囊,开始新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我的回忆里占据一席之地,也不是说想忘了谁就能忘了谁。但我却可以选择刻意不..

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禅师:“此情此景,人生当作何感悟?”禅师淡淡说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诚然,花开花落自有规律不受人左右。而人无法..

济公和尚说:“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荣..

我们能够进入佛法的大门,是因为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过人的品质,这些品质都是有所偏向的。而佛陀具足了智慧、慈悲,也具足了力量。佛法的根本是清净,我们凡夫相对来讲不..

事情来了,我们用心去感知、观照,清净地去做好,把所有的事,前因后果交待得清清楚楚,把事情做得圆圆满满的。做完了以后呢,就像云一样飞走了,飞到哪里去了呢?不知哪里..

佛教里有这样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学佛人都知道,它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有着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加持功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六字大明咒,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

打坐时我的注意力时不时地回到怎样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是自心注意力?因为我平常练习“没有焦点”的禅坐,简单说就是觉知到焦点就放掉,但这个问题总是放不掉,所以明显能感..

我问佛:人生为何那么多不如意?佛说:缘起缘落,缘生缘灭,万象皆为心造。不如意的不是人生,是你的心。我问佛:为何有那么多的放不下?佛说:不是放不下,只是因缘未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

第一句话: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一个人如果盘算太多,想得太多,心越急,就越得不到回报,到头来一场空。有一种活法叫“顺其自然”。..

居家八法是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

问: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儿?谢谢法师。宏海法师答:我要问一下,这个谁说的呀?我没有在经典里面看过有这样的说法,也..

问:人是怎样往生的?圣空法师答:他问人是怎样往生的,大家说人是怎样往生的,有谁知道?问你们,你们来到横山寺是怎么来的,活着来的还是死了来的?(众答:活着来的!)..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好了!’因为在中国的情况,要持这一条戒是很难的..

修行只在修自心,自心深处有佛尊,离心无佛,离心无法。戒定慧,六度万行,众生心性的醒悟,都是将来诸佛。​★心觉:悉数地步,源于心觉,心有悉数有,心空悉数空;心迷悉..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闻持,就是前面的..

无论是人类仍是其他动物,都有一个一同的天资:离苦得乐,都希望远离痛苦,获得安泰。一个人心里的力气,主要从离苦得乐的天资中生出来。你对苦的感触越深,压力越大,危机..

我们寻找佛法中般若,在黑暗里寻找最初的光芒,在光芒里寻找最初的智慧,在智慧里寻找最初的宁静!有一天,佛带着弟子舍利弗来到祇桓,在那里歇脚。午后四时左右,佛和舍利..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善恶诸业中最重大的,先去受报;二是【随习往生】,随他平日最难革除的习气,而到同类相引..

心是一切生命的本体,是心主宰着世界的生灭变易。人的死亡是身体的败坏,身体只是因缘和合的物质,但是真心永远不死,轮回中受生受报的是我们的心识作用。所以,是心在十法..

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现。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与徐福贤女士书》你能够念到一心不..

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