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身体上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

1、“忍”是一种心境,忍不是纵容,是心里不起嗔怒,用慈悲心来忍辱。2、“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从慈悲而非嗔恨的角度令恶性众生命断,也是慈悲的体现,虽是杀业,但内心出..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离过,所以金山活佛说,修行就是去除我们的病,病的根就是贪嗔痴,贪嗔痴需要慈悲喜舍来对治。昨天一位居士说:“道理..

净土的美好就美好在这里。最美好的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极乐世界,你可以说是一群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能听得懂吧?我们今天,如果能够培养这样一种默契,那就是最美好的..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最大的业障是内在里面的习气。加持是一种增上缘,最重要的是根本的亲因缘,就是自..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每逢见到出家或在家修行之人,不管其行为如何,..

人有两个胃。一个在肚里,一个在心里。肚里的胃能消化食物,让我们身体健康。心里的胃能消化别人的智慧,让我们心里健康。身心都健康了,才算得上圆满的人生。如何才能消化..

贤圣僧虽然在世间处在六道中,却不受世间过患、不受六道之苦。他住世原因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作人天师范。我们忆念这样的清净僧宝时,心中自然会得到清凉,对出家产生意乐。..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

问:在坐念的时候,有些人的身体会随佛号节奏而快速的震动,或者是打拍子,这样是不是有利于摄心专注?答:我们刚开始打佛七,心是很粗糙的,所以打打拍子、身体震动一下来..

以前有两个老和尚,在宋朝时候,在山里修道,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在陕西省。一修修了二十多年,同参道友,两人在山里住着,在山里头没有人烟地方修道。就修什么呢?明心见..

我们人在这世界上的时间,转瞬之间,就消逝了。可是人人放不下,执东著西,觉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谛,所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名利上徘徊,为名利尽做些违背良心的颠倒事。..

从佛菩萨和祖师形容的业障来看真是太可怕了,真是无边无际和大海一样,形成业障海。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法活了。不是的!佛菩萨告诉我们用忏悔这个修行的方法来对付这个无边无..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垢灭善生,这个自己能够体会到的,你看从前恶念多,现在恶念少了;以前个性刚强,现在柔软了。这都是阿赖耶裡头的染污、习气渐渐薄了的现象,你回心转意了。从前什么都是斤..

圣学、佛法学习的禀性,也就是学习所要求的,是老实、听话、真干,这个禀性好,老实人不怀疑,学习的态度真诚,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他能听得进去,他能保持,他能落实..

经常会有佛友,在向我们提问的时候,喋喋不休地跟我们提他以往的故事,特别是感情方面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听这些倾诉,但往往也要让他们把话说话。过去的事情都发生了..

刚刚接触佛法的人如果没有师傅引导的话,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够精进。主要表现在行为懒散,想起来修,想不起来不修,能偷懒则偷懒,直到苦难再次出现才想起临时..

「七佛灭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经上是这样说的:「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曰佛言:世尊若比丘,於世尊去世之后,若毁四重,若比丘尼毁犯..

现在人几乎都呈现亚健康状态,现在人的病,都是业障病。百分之百,只是你还不知道是哪个业障,或者自己不承认是那个业障。很简单,法律允许的东西,因果上不一定允许。好比..

学佛的人都知道福报,也知道做善事会增加福报,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没几个人知道,今天就来说说我们做哪些事可以增加福报。一.孝:百善孝为先,孝的意义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

没接触过佛法之前自己做了许多错事,现在想念经来消除自己业障的,《妙法莲华经》可以消除业障,积累福报。《妙法莲华经》是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法华经、楞严经与华..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

好的心态很多人在初闻佛法之前,多有经受过世间的坎坷与生活中种种烦恼。他们往往苦闷不已,难以解脱,于是才想到祈愿佛法的指引,度化自己脱离苦海。而这种修心的基础,便..

“障”顾名思义即是障碍,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不如意,即是人生的障碍,通常称之为“业障”。佛教讲究因果,业是因,障就是果。所谓的“障”是恶果,则因地的“业”就..

人与人之间所谓的感情,其实就是一种在前世发生并延续下来的债务关系。当一个人前世欠你的,他今生会对你好,以各种方式照顾你。能做夫妻的人,一定是有冤欠关系的人,同时..

福报不够,会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顺和问题,这就是俗话说的镇不住,镇不住人事物。乃至一个人的想法,他的爱好和追求,以及他的心量都在他的福报范围内,福报提升上..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净空法师:人家来坑你、来陷害你、来侮辱你,你要果然若无其事,你的业障就真的消掉了【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断断不可生瞋恚心。】这是要记住的。我们被人骗、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