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和尚服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闲到谦逊和亲力亲为的刚强,从小资的公子哥儿到一个愿意吃苦的小和尚佛门青年才俊佛慧法师说..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初学行人,不知细行为何..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净、学密,佛出世间的目的,就是《法华经》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五时说法的目的就是悟入佛..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不过随顺要有轻重之分,如果是坏事,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顺坏事。有什么不知道的,应..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炉香乍熱,后边呢,就是《开经偈》,不论诵什么经,就无上甚深微妙法这四句,这几句话还是唐..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吃饭。晚上休息,自己在床上都可以默念。默念时自己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一句一句得听清楚。听..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这里没有说世间利益,而是说出世间利益。若有临命终人,他的眷属给他..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如果在他临命终最后那一念能够念佛的名号,或者念菩萨的名号,或者念大乘经典一句一偈,不论他有罪没罪都给他销灭。..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经也说了,没有法华说得明白。那么如来出世到底是什么目的呢?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来出..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压之。油便流出。汝当观此压麻油人。于日夜中杀几生命。假使如是压麻油人。以十具轮相续恒压。于一日夜。一一轮中。所..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就能加持你。地藏菩萨在《地藏经》上..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我们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狱,除了赞叹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多数是存亡利益,每一品的意思都不同。这一品是广说修行,..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把我们拔出恶道,提携接手,牵着我们出去,就像我们天天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天天念《地藏经》,就是地藏王菩萨接手引我..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这是说能教化者。教化是教育佛教本身不承认自己是宗教,只承认是教育。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跟宗教的性质有所不同..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骗去;任我田被人占去:屋被人拆去:妻子跟别人去一儿女帮人家去:思之,尽去尽好!此不关我事..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因果、得到的好处。《法华经》提的不同了,《法华经》提的你造像功德是一定能成佛《法华经》都以成佛为标准的。例如我..

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物质供应是有限的,也有断的时候,要是护持佛法,使未来的很多人得度,这个功德无量。为佛僧造寺,量等十四洲,这个含义,前面的经文..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是夜叉?它能把你一切的功德都吃尽了。本来我们在生活当中或信念当中还有一个善的影子,还要做一些好事,还要利益人家..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不认得因果,什么原因?很复杂。现在我们今生感受前世的果,过去的因感现在的果,这个果是错综复..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你临命终的时候,发愿往生。你能念到阿弥陀佛一心不乱那..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性。这就鼓励我们,我们跟一切诸佛菩萨、跟地藏王菩萨,乃至我们常念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体同法身的本体是一样,迷悟..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是苦的。要怎样离苦、怎样得乐?在受苦、或生病、或受灾难等种种不如意的时候,你要观苦..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孩,一个曾经是你,但却已经不再认识你的小孩。有一位老禅师,身边有一童子做伴,童子一点都不懂寺院的礼仪规矩。有一天,来了一个行脚僧,他见童子..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功,不管吃饭、吃菜、吃稀饭、饮开水,都是修行办道。惠明禅师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吃饭喝..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