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导读黄国达‘成佛之道’是印顺导师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归在‘妙云集’的中篇,对于佛法,从发心、修行到成佛作了有系统而完整的介绍,可以说是佛法的总纲..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这因缘的业力。因缘好..

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成佛吗?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是要回到娑婆世界来,因为成佛一定在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只是修学的地方,成佛不可能在极乐..

论唐密的即身成佛思想吕建福[1]即身成佛作为密教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曾引起显密之间的争论,王弘愿以此作为密教殊胜於显教的一个主要论据,太虚将其作为..

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年我只要在寺院,我都参加谈体会的这样的一个交流。在谈体会的时候,真的是:参加这种修行活动..

念佛见佛临终见佛呢,这个例子就很多了。阿弥陀佛第十九愿就告诉我们:一切十方众生只要他深植德本,系念我的名号,临命终时我跟观音、势至、西方净土圣众,都一起来到念佛..

母子喻——念佛(1)“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好,看这一段。这是母子喻,把佛跟我们众生的关系用..

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会动摇。你看《观经》讲观大势至菩萨这一观,他震动的时候,大势至菩萨这个光明可以穿..

不假方便香光庄严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念佛心、念佛人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有资格来谈清净心的问题了。当“以众生心忆佛念佛”的时候,这众生心绝对是..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请看经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好,先看这段。前面谈到建立与佛的那种母子、亲友的关联之后,我们来忆佛..

亲友喻——念佛请看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专持名号,..

忆佛念佛“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的比喻整合成一种法上的落实。首先看“众生心”,我们是众生——身心五蕴的和合,众缘和合为众生,我们这..

发心之初.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经上说,一个人从学佛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要来回娑婆世界八千返,要经过次弟的修行,才能破迷开悟,解惑证真,成就佛果。为什么..

《慧灯·问道》第五季初入佛门篇第2期 1、过分感性vs悲心强烈,怎么区别? 2、女性可以不转男身而成佛吗? 3、未灌顶而看密法,该如何补救? 4、众生度不完vs众生都能成佛..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一)之上──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我们打佛七,是希望在七天内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所谓「一历耳根,永留道种」,我们念一句佛号,就会在八识田..

顽石欲成佛,当历千刀功资粮道的其他方法下面,我们谈谈另外一种修行资粮道的方法:心极法依止,思维暇满时。无常若现前,除法无依止。法极穷依止,沦为乞丐时。亦不舍正法..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前言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教主,观世音..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都摄六根”,讲一个“都摄六根“的方法。很多人以为念佛的时候眼睛闭起来,外面这一切都不看,甚至跑到庙里..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六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染香人”,是指中国过去社会的化学物品没有那么发达,衣服都是用香来熏,熏起来之后,穿上衣服,自己的这个..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的解释方法,是以人法命名。“人”就是大势至菩萨,就是修行这个方法的人,他已经得到证到了“念佛圆通”..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五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圆通章》里面的要点。大势至菩萨之所以能够最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四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十方的一切如来,他从成道以后一直..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七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摄”者,摄受,像摄影机、摄像机一样,“喀哧”一下,然后把外面像就摄过来了。大势至菩萨这个“摄”,就是前面的“如..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我们大家看,大势至菩萨修《念佛圆通章》,他是修这个念佛三昧得圆通的,我们大家也要秉持这么一种心态。如果你想此生..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常听见的大白话,到底管用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