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温柔的心与弹性的思考能力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温柔、有弹性的心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相对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检验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弹性思考的训练。在今..

阿弥陀佛在因中行菩萨道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都是真实心中作。所以修行人如果不真实,就不能和阿弥陀佛的佛性相应。和阿弥陀佛的佛性不能相应,那我们念佛的清净、..

人之长相,分体貌和心灵。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颜值可以美容,但掩盖不了本色;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心有境..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怎样念佛才有效果啊?师答:还是那句话“老实念佛”才能有效果,如何是“老实念佛”呢?要念念作得生净土想,念念心生欢喜,这样念念都有效果呀!那时..

心念与疾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心灵有伤有问题会通过身体表达,许多身体疾病是假象,只是我们能看见果子的样子,不知种子在何时何地种下,又怎样发芽结果的。疾病有今世的心念..

大雄宝殿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三宝殿指的是哪里?“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指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

提问:真正的四皈依,是否在对上师具有无伪的信心后才有?聽上师答:一般来讲四皈依和三皈依没有太大区别。四皈依里增加了皈依上师。因为上师为三宝的总集,所以要一心皈依..

一信徒问师:师父,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能有效的去除妄念?师答: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祖师常有呵斥,念佛法门首先要解决信愿,时..

退心生起时,修行正当时最近我正在经历一个宝贵的过程,那就是心行反复。这让我清晰看到了凡夫心可怕的一面。当我想要诵经时,内心就会有怀疑的声音出来,做定课不自主地就..

最近我正在经历一个宝贵的过程,那就是心行反复。这让我清晰看到了凡夫心可怕的一面。当我想要诵经时,内心就会有怀疑的声音出来,做定课不自主地就觉得烦躁。拿经书恭敬问..

功德是要抢着干的尊贵的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以前经常讲功德要抢着做。我印象很深,师父都快90岁高龄了,塔公佛学院要从下面修一条往山上的小道,师父到那儿去看。我看到他..

圣空法师答疑:一天最少持14遍楞严咒,才有效果吗?问:有人说,持楞严咒要有效果,一天最少持十四遍?圣空法师答:这个不是佛说的,我们是学佛。人说的,大家说听不听?不..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家财万贯为幸福,有的人以学识渊博为幸福,有的人以身居要职为幸福,有的人以两情相悦为幸福..

问:“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从生起呢?圣严法师答:这两句话是《大乘起信论》中的..

空间跟时间在唯识里都称为不相应行法,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从哪里来的?都是从一念出生的,宇宙从一念出生,宇宙的非常非常短暂的时间,一念出生的。无量劫跟一念没有区别..

自信很重要,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自信是成就的根本,而智慧又是自信的根本。只有通过智慧观察以后,才会产生真正的自信,有自信就一定能成就。通过智慧观察之后做了决定,继..

加入三级修学三年零三个月,我终于可以作为实习辅导员正式开始带班了。团队有支持辅导员,有辅助员。现在的支持辅导员,做过我同喜班时候的辅助员。因为在跟组辅助的过程中..

前面说道,应该如何不带嗔怒之心来回应别人对我及亲朋好友的伤害,现在又要把情况转到当有人赞美我们的敌人,或是对我们不喜欢的人评价甚高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内心的愤怒?..

有些人没有智慧,总是放逸,虚度光阴。这样的人,无论在从世间还是出世间,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成就。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成绩、荣誉。凡夫均是如此,生活、工作……..

有些人会误解,出家后就很自由。其实出家后的规矩比在家要多。尤其是禅宗丛林的那一套修行方法。首先要很严格,甚至严格到苛刻。好像部队一样,军令如山。而严格的过程就是..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知道佛教里有好多咒语,这些咒语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理解呢?师答:在佛教传统中,咒语是不翻译的。只是用来一心念诵的。从佛教的教义上来解释,真言秘咒..

一:诵楞严咒福慧齐得。楞严咒出生一切诸佛万德庄严,受持者福慧很快圆满。二:于末法时代,楞严咒自己诵和教给未学者,求什么事都能如愿。三:诵楞严咒最易得富贵、官位、财..

问: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问师父在念佛祈愿单上写四生九有是什么意思请师父开示你南无阿弥陀佛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四生九有代指一切众生。四生即胎卵湿化。九有即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发心,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温习一遍我的心:我当初的发心,我的梦想,我的目标,是否在凡夫心生起的时候,被抛在脑后?我修..

生生世世当中,普通的亲友是暂时的,即使关系再好,时间再长也只是几十年或一辈子,然后就不是亲友了,来世可能会变成怨敌。有些上半生是亲友,下半生变成了怨敌;有的更无..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藏传佛教讲的“与本尊相应”是个什么意思呢?恳请您慈悲开示。师答:如果你是一个密乘的修行者,你的上师就会叫你观想一尊佛,或者菩萨,诵持与他们..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心能转物,则同如来”这句话的意思吗?顶礼师父。师答:我们学佛就要把一切看作是佛的示现。比如我们拜观世音菩萨,就要把一..

“死亡一定,死期不定”,《道次第》里的这句话念久了,容易变成一句“口头禅”,念不到心里去。很多时候,我们看新闻报道,或者听到哪里出了什么意外,往往有种习惯的麻木..

因缘果报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

摘自《55届楞严法会》答:在这里头放焰口,是超度这一方的众生,超度我们的冤亲债主六亲眷属,外边点灯是开智慧,照亮三千大千世界,它吃饱喝足听明白了,随着智慧光明好走..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