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颂讲记六“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都是由贪嗔痴,没有贪嗔痴不可能造诸恶业。那些随烦恼都是从贪嗔痴来的。“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们造的恶业有三个方..

普贤行愿颂讲记七今天我们在这里听法,学法,说法的人就叫以法布施,听法的人也是以法布施。为什么以法布施?你如法听法,你恭敬三宝的心,发要成佛的大心来听法,如法的听..

17、转识成智六根中意根最重要,修行人要转识成智,不是从前面五识开始转,而是从六识开始,是转这个意根,意根清净了,前五识也就自然转过来了。所以六祖大师说:“六七因..

14、破相悟真相宗说了这么多法相,就是教人们识破妄相,从而妙悟本有真心,并不是叫我们入海算沙、历数名相。不是叫我们搞系统知识,增长知见。现在很多研究相宗的人,都钻..

13、破尽二执法相宗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都归纳在“百法”中,以总括宇宙万有。其中,“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四法所包含的九十四种法是凡夫所执的..

12、有为法和无为法五蕴中的色蕴摄十一个色法,受、想二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识蕴摄八个心王法,加起来,总共九十四个法,叫做“有为法”。所谓有..

15、五蕴百法色蕴包括十一个色法,即五根和六尘。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受想两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识蕴摄八个心王法,八个心王就是八个识。因此,..

16、九缘生识《八识规矩颂》中说:“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九缘”,是说我们平常人看见外面色境的时候,需要有九种缘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九种什么缘呢?第..

第七章、唯识精义1、八大心王一百法内,第一个是“心法”,称之为“八大心王”。前六大心王就是我们讲过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心,产生六种识。眼睛能看见色相..

7、二十种随烦恼所谓随者,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随烦恼又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

3、遍行五法“遍行”就是无时无处不在运行,即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遍,任何根性都能遍。遍行又分为五法,就是意、触、受、想、思。假如不是这个遍行五法作祟,我们本来是一点..

4、别境五心所“别境”就是个别着境,即每个心的缘境,也就是着善、着恶的心,进而要造业了。一旦到达“别境”时,那就止也止不住了,就要造业了。别境心所又分为五法:欲..

11、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是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一真法界的空性。真如佛性量同虚空,没有妄想、没有杂染,尽管现一切相,起诸般妙用,而无丝毫住着,宛如虚空一样无所作为..

8、四种不定法所谓不定者,就是说它们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恶。亦善亦恶、非善非恶,故名不定。此法有悔,眠、寻、伺四种。为什么“悔”是不定呢?譬如,为恶的人悔过自..

5、十一善法心所法的第三位是“善法”,是我们修行成道的资粮。共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信”是信仰,乃一切事业成..

2、阿赖耶识四分阿赖耶识的功能分为四分:一、见分;二、相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证自证分就是真如,就是唯一真心,也就是佛性。自证分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

9、十一色法相分有十一个色法,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共计十一个色法。色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第一种色谓之..

6、六种根本烦恼所谓根本烦恼,就是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的根子。它共分为六种,即“贪、嗔、痴、慢、疑与不正见”。这六种烦恼就是“人我”和“法我”两种我执的..

10、二十四种不相应法不相应法是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也就是与心、所、色等法皆不相应、不共同的法,故又称“心不相应行法”。因为它既不着善、又不着恶,故与心、所..

《弘法寺建寺二十五周年纪念》序一本焕本师释迦牟尼佛,创我佛教利益众生,乃为出家僧人住寺,过“六和”生活之方便也,自此佛法始化人间弘法利生。老衲今已百有三岁,虽忝..

第二十节圆裹十方《圆觉经》:『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五章五根、五力问答四一八、什么是五根?哪一根为首?答:1.信根:四不坏净;2.精进根:四正勤;3.念根:四念处;4.定根:初禅到四禅;5.慧根:四..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六章善用七觉支问答四二七、什么是七觉支?答: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七觉支是七种善法,帮助我们提高..

第二十六节透脱《楞伽经》:『佛告大慧: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又告大慧: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现量者。不然,何..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一章守护六根问答三四二、什么是守护六根?答:六根接触外境,无论好坏,不起贪瞋之心,不受影响,不成为境界的奴隶。三四三、怎样理解“如如不动..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八章止观双运开智慧问答四六五、什么是止观双运?答:止:心宁静下来,如同一面镜子。观:看到实相,看得深广、准确。观是体悟,是用心眼来看。四..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九章十个结问答四七四、什么是结、缚、使?答:结:有贪婪、有抓取之心叫结。缚:束缚、限制、不自由。人是自己束缚自己,是内心有抓取、有牵挂,..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四章修四念处问答三八五、佛陀对不修四念处的人怎么讲?答:“则离如实圣法”,就是离开了佛陀所讲的解脱圣道,很可能在方便法上绕圈子。三八六、..

第二十三节现量《华严经》:十定品:普贤菩萨言:『自性清净,法界实相。如来种性,无碍际中,无去无来,非先非後,甚深无底。(解脱长者:无空间,无时间,一切理量,俱不..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章持戒问答三三七、戒律的精神总原则是什么?答:戒律的精神总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具体的展现是慈悲之心。三三八..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