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是什么意思


四念住 sì niàn zhù (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颠倒执着,以达智慧究竟解脱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于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为上,都应该了了分明。每时每刻都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做的事情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大到从事世间利生的事业,小到自己的呼吸,都要了了分明。要训练自己的出息安静,入息平稳,思想专注统一。这样才会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因外缘的刺激,而内心激动、生起不快。才不会使自己的真实心意,因外缘而被妄想起伏所系缚、所掩盖,才能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修行头脑。

要知道我们的色身乃四大假合而成,最终是要破散的。不应执着不放,不应被色身所纠缠束缚。心念这样,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身体的行为能够作到,时刻了了分明。他便会摆脱自己色身的烦恼束缚,成为自己色身的旁观者。心念才能无有制碍地正确运用佛法,指导自己的身体行为。使自己不执着于色身,使自己的色身无有过失,不至做出导致苦果的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心念,从色身肉体的束缚与得失的烦恼中彻底地解脱出来。(不执着色身可以不是破罐子破摔)

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

一个修行解脱者在日常生活中,心念要对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苦的、乐的或中性的感受时,必要了了分明。要对这些感受进行细致地观察,观察这些感受是怎样导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为什么自己会受这种感受。要知道一切的感受皆由外缘而引发,都是生灭不定,不长远、不永恒的,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自己一切感受的生起与幻灭因由,进行客观细致地观察。使自己成为对自己一切感受的旁观者,并且做到不在执着自己的任何感受。那他的精神心念,便会从自己的一切苦的、乐的、非苦非乐的感受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不在受其纠缠与系缚,趣向解脱,处于永恒的愉悦之中。

三.心念如何住于心意

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活动,具有思维活动,了别认知的心有两种:一是缘虑心、二是真如心。

缘虑心:就是我们以前讲的八识,这颗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的能力,只是凭经验,机械地做出分析与判断。所以缘虑心对外缘的了别认知常常是错误的、不真实的,是常随外缘而改变的。

真如心:就是我们众生自性原本具有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愉悦的,不随外缘而改变的真实心,它是众生一切智慧的源泉。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就是缘虑心。一个世间修行解脱者,生活在五蕴炽盛的世间里,一定要对自己的一切意念了了分明。要成为自己意念的旁观者,对自己的一切意念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要知道自己一切意念的生起与幻灭的因由。要知道世间一切意念的生灭现象,都是不定的,都是不随己愿的。

不要再执着自己的世间意念,这样您的精神就会从自己的意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四.心念如何住于世间诸法

一个修行解脱者,要明白世间一切诸法,无论是有情生命的心法,还是四大假合的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时刻处在运动生灭不定之中。永无实体,迁流不息,绝不应执持不放。

要对世间诸法如是地客观细致的观察,那他的精神,就会从世间诸法的束缚与得失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修习四念住可以导致修行者身心清净自在、克服哀愁颓丧、祛除痛苦烦恼、使自己的行为端正,无有过失,不至造出苦果的业来,达到智慧究竟,身心解脱。

所有权高势重的人,也会遇到无常而下台。国王、总统、教主和尊者,或是他们身旁的高官和眷属,没有人是恒常不变的。有时法官也会变成犯人,人生起起伏伏,没有定数。唯有修..

所有堆砌而成的建筑物,寺庙、宫殿、高楼大厦等等,都会有倒塌的时候。有的因年代久远而倾倒,有的因战乱而化为灰烬,有的因人为破坏而摧灭,种种因素让华丽的建筑、繁荣的..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人与人的聚会和合,最终一定会分离。就算是大法会,一时聚集十方信众,但法会结束时,终将各自分散。现在的师徒、道友、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夫妻、朋..

导师说,培养乐于分享的意识,发心纯正,方法恰当,自利利他,让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增长,有效地分享也是很好的传播佛法的方式。我发心学做分享员。蒙观旷师兄告知,5月2..

凡是积聚的财富权势,都有散尽的时候。有些统治大半江山的皇帝,因为改朝换代,变成新朝的囚犯;有的富翁,年轻时意气风发,各种享用充裕富足,随心所欲,下半生因为种种无..

有生必有死,而且死亡时间的先后,不一定会按照出生时间,年轻人可能会比老人先走。死亡来临时,除了痛苦,没有任何快乐可言。一切的财产、亲友、眷属、荣誉、权势、仆人、..

人命在呼吸之间,一气不来,生命就结束了。临终时,只有活着时所修的正法,可以救助我们,而有害的就是罪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的善恶好好盘算,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现在所住的地球,和所熟悉的太阳、月球、行星,以及外层许许多多的星球,在成住坏空的大循环中运转,最后都会在火水风的劫数中,被火烧掉,被水冲毁,在无常中毁灭而化..

班里师兄的母亲往生了,助念因缘不具足,不过师兄还是向慈善义工请求支援,为母亲举办了一场佛化追思会。因为师兄家人聘请的殡丧礼仪公司与殡仪馆的沟通不充分,在追思会上..

更多的学佛修道者,在找寻属于自己版本的答案在舍卫城有一个人,到森林里寻找他走失的牛,找得十分饥饿。刚好经过一个精舍,于是他就进去向比丘们问讯,顺便休息一下。精舍..

修行想要成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而观修无常,就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无常观修得好,则修持任何法门,都容易获得修行境界;反之,如果无常没有修好,不论修持任何高深的大法..

每次皈依法会,千百人的现场,要让每位信众听清皈依师的话,少不了音响设备的传输,也少不了视听组义工的护持。五一菩提家园的皈依法会,参与人数再创新高,法会从大雄宝殿..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

谁都没有免死金牌无常不会放过任何人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有一年,舍卫城里举办一场广受欢迎的庆典。庆典期间,许多年轻人用灰土..

导语:无常与我们的生命时刻相伴相随,生死、聚散、冤亲、苦乐、贤劣等,一切的一切在没有证得无我空性之前,都是短暂易变的。心念的刹那变化,都会受业力左右。将心专注于..

爱是无常(资料图)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

清明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

任何一个佛教徒都要学会承认“无常”,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宗教最典型的差别。不少宗教都信仰永恒,比如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因为你信仰上帝,那么你得到的将会成为永恒,信上帝..

星云大师人是宗教的动物,人生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世界上各个宗教皆有其教义主张,‘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为不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

一、无常是苦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种苦是基本的观念,乃指生、老、病、死。生并不是指出..

春暖花开--佛陀涅槃示无常从毗舍离出来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拘尸那迦,拘尸那迦是佛陀的涅槃地。佛陀选择他弟子很少,而且人口也很少的一个地方,时间是四月,我们汉传佛教是..

念念无常求出离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如幻如化的世界里,都是众生的业力所造,这世界是不是业力变出来的?业力是真实永久不变的吗?不是。今天的合作是真实永久不变的吗?也不是..

缘起和无常佛法是缘起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佛法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因缘因果”。佛法认为,世间一切现象,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的。各种条件具备,..

修学已两年有余,按照进度,“念死无常”也学了几节。但当无常与念死齐头并进地走来时,我真的慌了。今年春节,我从宝鸡回到了东北。走进家门的那一刻,看见父亲清瘦的身躯..

无常与无我一、无常是苦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种苦是基本的观念,乃指生、老、病、死。生..

生死无常(资料图)众生在轮回中受尽苦难,唯一能帮助我们的就是佛法。佛法修持是否成办,取决于自心是否与之相应,心有没有改善、有没有变得柔软、有没有得到调伏。如果心与..

因为无常,才会有变化。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说听来的一句话就觉得是自己的。因为听来的只是闻的智慧..

佛陀的教言载体无常内容不变(资料图)有人问:如果说什么都是无常的,那么我们追求的真理是不是也会变化?佛教的教理是不是也会变化?都是无常的嘛。上师回答,从佛教的观点看..

很多人都精进不起来,这是很多学佛、修行的人的共同问题。对此我自己也有感触,早上不能起早,晚上不能晚睡。到时候自然就困了,就睡了,时间就这样没有了。白天也是,吃完..

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谁先来当无常到来时,别说每一位凡夫的肉体没有永恒的存在,连圣者的肉体也不是永恒的。你们看最伟大的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龙钦巴大师、吉美林巴大..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