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念佛六字

闻佛名号,如得种子,信愿持名,即是具足因缘。《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因缘是其中一个,信愿持名,你的因缘具足了,善根是不迷,福德是真干..

问: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过去是医生,三年前头脑还很清醒,患上老年痴呆后,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都念得颠倒错误。我们带着她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她念佛的时候很虔诚,但由于..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我想这必定是指那些已经没有恶业的人吧。如果是带业而往生净土的人,也能证不退位吗?答:当然都可以证不退位。《大乘..

【原文】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之过咎也。原因最初一念无明,遂生妄想,妄想积迷,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妄,种种诸业;以妄想不断,故生死苦果无穷,流..

所以我们念佛人,如果要从心治心,要忏悔,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要知道,不要常常去想我们过去的过失,「我昨天做错什么事,我刚才不知道做错什么事」,常常放在心上,这件事..

因涉及个人隐私,将真实姓名以甲乙丙丁等代替南无阿弥陀佛董师兄、何师兄:阿弥陀佛昨天听到刘甲往生的消息,感受颇多,特书于信,与你们共享法乐,共明法理。2002年8月至2..

问: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大安法师答:我们是凡夫,凡夫一定是有执著的,一定会有取舍的,证到了无生法忍才不会有执著。但是,原来我们的执著是执著不好的东西,执..

【原文】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但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致,凡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唐沙门善导集记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

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沙门善导集记从此已下,次辩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沙门善导集记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沙门善导集记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世尊我一心,归命尽..

自从我学佛以来,四周的人不断障碍我,我该如何是好?学佛者,菩提道心要坚固,稳如泰山,锻炼八风吹不动的意念,外面一切风吹草动在所难免,一心向佛道,向佛道是根本,其..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这种工夫。奈何自己定力尚未成就,念头此起彼伏无法主宰。或对旧时所学未能忘怀,或邪思妄念无端乱起。或与境缘相触,..

我们的六根不清净,六道就开始了。怎么不清净?眼睛看到就执着,耳朵听到就分别,舌头尝到就分别、就执着,在运用的时候六根产生了知见,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就变成了五浊。..

谁不念佛?不念佛你在干什么?什么叫念佛?你每天提醒自己做佛做的事情就是在念佛,你天天嘴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做的事情你一点不做,你念他干什么?做佛做的事情就是..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问:末学是去年刚知道的念佛法门,平时比较喜欢静坐念佛,但是经常容易昏沉、打磕睡。请问,有没有更好的对治昏沉的方法?可以给我们讲解一下静坐念佛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吗?..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位者,每每因不安而有变动,政、学、军、商中人之出家入僧者固甚多,而僧中青年以返俗而入政、学、军、商界者亦殊不少..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

「光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又曰,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

【原文】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佛的方法,即注目专缘阿弥陀佛的化身三十二相而作观,同时口称佛名。观得纯熟,阿弥陀佛的庄严形像便深植于心目之间,..

经律论中,赞叹皈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皈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

蕅益大师对念佛有三种说法。第一类有情是这样子的:即心即佛;一类人是这样子的:心作心是;一类人是乘佛的愿力,就是所谓的佛力不可思议。蕅益大师把净土法门的修行者判为..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了。隋是他生活的年代,实际上,陈朝、隋朝都是智者大师弘法的两个重要朝代,隋朝和陈朝的两朝的皇帝都非常地尊重智者大师,把智者大师称为国师一..

核心提示: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生于1861年。幼时读程朱儒书,对佛法持批判态度,后因病阅佛经,方知佛法广博精深。21岁时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尚出..

《印光法师文钞》: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六合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人前尚不敢为非,况于佛天森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