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临终开示

以前,有个傻子,给地主放羊。在他常放羊的一块空地里,有一座倒塌荒废的古庙,里面有一尊阿弥陀佛接引像。傻子看到这尊像后,就说:“老兄,你也放羊的啊?”傻子饿了,拿..

七万大军为得一人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彩。首先看“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叫“童寿”,这是什么意思?是指他年纪很小时,就有很高深的道德..

有七个穿饰古怪的外道出家人,在祇园精舍门前彷徉,久久不愿离去。一日上午,波斯匿王前来精舍拜见佛陀。当行至精舍外,见到这些古怪的出家人,便恭敬地上前自我介绍说:“..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下面依据章安灌顶大师的《智者大师别传》,带你走近智者大师的一生。一、章安灌顶大师简介章安灌顶大师是非常奇特的,..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

当我们面临多重选择时,总是左右衡量,反复对比。其实当你权衡不下时,必定是在为取舍而烦恼,然而真正剔除烦恼的根本就是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只有这样,你才选择了心灵..

【原文】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do)(噵,音到,言也。)世医莫能施功,即神仙亦无从拯救。汝果能生大惭愧,改..

【原文】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则多多皆属堕落恶道。欲再得人身,实非易事。汝今既能知非改过,力修净业。则尚可格物(即克己,不可作格外物会。)..

【原文】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

念念不忘小过的末利皇后即使王室华丽的车也会腐朽,色身也难免衰老,而善法永不衰老,圣者1如是说2。(偈151)-摘自《法句经》末利皇后有一天进入浴室的时候,她的爱犬也一..

【原文】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①无所施其勇,良、平②无所用其智,而离娄③、公输④无所著其明巧者也。虽不净观⑤正彼对治,而..

从普通百姓到高官贤达,从长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国内到国外,慕名找他的人成千上万。他,像天国天使将甘露洒向人间;他,像活佛菩萨,慈悲心肠,普渡众生,万民敬仰,百姓..

【原文】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

【原文】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说之净土三经,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固用不着又复展转求人开示也。古人立言,各有所为。对机不同,故所说亦不同。当自量自己是甚么资格,则方..

【原文】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受危险也。凡有疾病,或遇凶祸,或求儿女,均宜至诚念佛,决定可以如愿。汝之功课,随汝之工夫,我亦不能另有所示。但..

问: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跟大家讲,如果约临终十念,那是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后来的也有大德们发挥的是,..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

【原文】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法门,只在第七识上用功,参禅法门能在第八识上用功,何不舍念佛而参禅乎?弟子愚蒙,不了此义,未知是否,请师证明,..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从而证得真常法身。所以自佛陀立制以来,僧众奉为常规。怎奈法道衰颓,时久弊生。如今的出家人,大都焚化了事,不依..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与哭泣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遂难往生。以故念佛之人..

【原文】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神即妄想别名,其所称心,则肉团之谓耳。有义学①辈闻予..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习惯称他为“顾四”。原籍江苏省阜宁县,1901年到上海谋生,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做马路工,后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星车行拉..

有这么一个富二代:从小家财万贯;年少时风流不羁,和名妓上演一出爱恋戏码;中年时当演员、搞音乐,轻断食;晚年却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千百年来,两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促进彼此之间的传统友谊。一千二百三十九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以特殊使..

倓虚大师,在夏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阳历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一日星期日)香港夏令时间(比平时拨快一小时)下午六点十五分,圆寂于香港新界荃湾弘法精舍,享年八十九。翌..

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

有这么一个富二代:从小家财万贯;年少时风流不羁,和名妓上演一出爱恋戏码;中年时当演员、搞音乐,轻断食;晚年却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记载。“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不传不闻流言蜚语,不招惹是非,但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人用恶言诽谤我,用蜚语诋毁我。如今,我实在经受..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如罗什大师,七岁随母入佛寺,见佛钵,喜而顶戴之,俄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