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自身平庸安住前虚空,邬金无垢达娜果夏湖,深邃盈满具八功德水,中央珍宝莲花盛开中。皈处总集邬金金刚持,相好赫奕措嘉母双运,右持金刚左持托巴瓶,绸缎珍宝骨饰庄严美..

一、修持上师瑜伽的意义上师瑜伽虽然是五加行中最后的修法,但上师瑜伽却是证悟大圆满最殊胜的途径。平时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都离不开上师瑜伽的修法。证悟大圆满有两种方法..

外加行修完以后,在外加行和内加行之间,还有两个修法: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一、解脱利益通过修外加行,我们可以了知到轮回的痛苦。既然轮回是痛苦的,谁也不愿意在其中流..

被公认为观世音菩萨化身的札嘎仁波切,是藏地颇有名气的一位大智者,也是格鲁派近代史中着重提倡真修实证的一位杰出上师,尤其是他冲破了“女子出家是一大耻辱”的传统陈见..

趣入解脱之门——归依智敏上师一、进入三宝之门——归依三宝我们要进入三宝之门,首先就是要归依三宝为入门之法了。我们没有归依以前,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烦恼去造业,造了业..

讲经传法的上师必须具备弥勒《庄严经》中说的十个条件:①具戒学;②具定学;③具慧学;④学识高于教学对象;⑤勤于二事(自己学修和利益众生的事业);⑥博闻经论;⑦证悟法..

为什么要学佛呢好,今天呢我要讲的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这个题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问题。那么,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

四圣谛所有的佛法都包含在四圣谛之内:1、苦谛的真理是了知;2、集谛的真理是出离;3、灭谛的真理是证果;4、道谛的真理是依止。四圣谛之一:苦谛“苦谛的真理”是什么..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

修行的阶段不同,则修证的程度、重点也会不同。比如:有的人诵经、有的持戒、有的念佛啊等等。我在五台山静修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对佛法很是虔诚的,说话合掌,走路还得正..

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现在坊间的书坊,充斥着许许多多有关谋略学和古代策略家相关的着作,到处可见,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向,代表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的社会聚落,竞争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有一首禅诗:「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逝而潭不留影。」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一般的世间人,经常会为了生活上琐事而感觉烦扰不已,也希望把心中的烦恼淨除。对修..

导语:从出生开始,我们每天都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每天早上醒来,要庆幸自己还活着,这样会更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带着感恩去欢喜付出,生命才有意义。没有任何财富和力量可..

密宗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绝不是念咒或者念经的问题。密宗在理论上来说,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细化。我们研究过显宗成佛理论或者转世理论以后,就会感觉到有些地方说..

顶礼宗喀巴大师!顶礼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今生要发誓、发大愿认真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通达要义圆满无碍!..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

安心净土了,然后利他自利,菩萨处处念念不忘师尊、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众生。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把这个念念做到。比方一般人..

清嘉庆三年(1798年)十月的一天,昭觉寺自丈雪祖师中兴以来的第五代方丈道魁了元禅师,自感身体不适。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集四众弟子,预付后事。这位..

普贤上师巴(珠)支仁波切,是上世纪末大圆满的大成果者,他是一位名孚众望的教师、诗人和作家。他身著游牧民族所穿之手艺缝制的羊皮长褂外衣,常常匿名在东藏(编按:即康区..

一次,尊者在理塘寺为弟子们讲经说法。来自石渠夏擦寺的两位和尚与给芒寺的东杂沃热也一同欣然前来求法。他们三位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坐在僧众的后边,尊者远远地看见..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再只是阅读而已,但是虽然没有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威胁,所以它便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