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

仁焕法师念“佛七法会”开示:念佛关于念六字和念四字的问题,我也不是随便说的。2003年闭关的时候我是念四字,不是念六字,七天七夜没有停过。到2004年重新闭关的时候,梦..

所谓“利行”,是指菩萨践行利益众生之道。我们把悟道之人称为菩萨,对于没有悟道的人,如果他的行持与菩萨行相同,我们也称他为菩萨。首先是“喜舍”,用财物跟众生结缘;..

大年初一,弥勒菩萨的圣诞日,我跪在东方山千手观音像前,听师父一字一句地教我说皈依文。从此,我成了一名正式的三宝弟子。在整个皈依过程中,我的眼前不停地闪出一个身影..

圣种性,圣是圣人,就是十地菩萨。这个十地菩萨的“地”跟前面十住菩萨的“住”是很像的,“地”是不动的,“住”也是不动的。十地菩萨的表现在哪里呢?就是你不会偏,我们..

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纷扰,都可以转化为修道的资粮,可惜我们却往往陷在情绪的纷扰中,无力自拔。修行是否入道,看能否及时回光返照,起心动念,历历分明。而这,离不开文殊菩..

供一盏灯和供三千盏灯功德有什么区别?首先,最重要还是在发心。你发心大,功德才大。如果你供一盏灯是为成佛度众生而供,供这盏灯的功德回向愿一切众生皆共成佛,这个功德..

人来到寺院游览参拜时,都喜欢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纪念一下此刻的心境。而每当来到三宝殿宇之时,大家也都常常希望能用镜头记录庄严的佛像,留住这庄严肃穆的时刻。不过,相..

随喜的时候,心一定要纯净。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就不要勉强,可以一分钱也不拿,心里随喜就行。拿得少..

佛教中的“菩萨”两字具名菩提萨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

孕妇初怀孕的时候,不论是男胎或是女胎,胎儿都是七日一变,若能为胎儿读诵地藏经,更代胎儿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万遍,可以灭胎儿前世的罪。胎儿七日一变,地藏菩萨的神力,令..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何以故?烦恼强故,未得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以施戒福..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施主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是哪五种功德福报呢?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

过去谛闲法师讲《圆觉经》,他自己写《圆觉经讲义》,可见得他准备得相当充分,写成讲义在讲台上讲。可是讲的时候有的时候发挥,超出讲义的范围。听众当中有几位大德居士,..

问:《普门品》说,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悉得解脱。那么在我们世间惩恶扬善是基本的道德种子,为什么观音菩萨要帮助恶人呢?祈请法师开示。宏海法..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能摄其他经为眷属,所以抄写、读诵《法华经》不可思议。一、殊胜功德《法华经》是经中之王,能摄其他经为眷属,所以抄写、读诵《法华经》不可思议。..

佛眼佛母咒全文注音佛眼佛母咒之功德佛眼佛母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及释迦院之一尊。此尊乃般若中道妙智的神格化,具五眼,能出生金胎两部诸佛、菩萨,为生佛部功德之..

很多人问我:“师父应该怎样回向”?很简单!你去做就好了,不需要回向。这些人接着就会说:“不回向功德就没有了”!因为有“我”才有功德,没有“我”哪里来的功德?你去..

我们同在一个环境当中,有的人就会烦恼,有的人就不会烦恼;有的人就觉得可以适应,有的人就不适应;有的人就能看破放下,该做什么做什么;有的人呢,就会被外在的因素、环..

【经典原文】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梵..

我在国清寺时,每年到了冬天的十二月,都要举办两个静七。什么是静七呢?口不能讲话,身不能动,眼睛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读经看书,意地也不能打妄想,不能散乱;总之身口意..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普贤菩萨对于修行者有两种加持:第一个,咒力的护持。若有菩..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没有问题,可你真地想修行时,也听大德的开示,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感应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在谈感应,许多书也记载感应,观音,地藏的比较多。求子..

【经典原文】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

是谁带走了我的菩萨?我寻找着,却了无踪迹。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菩萨是我心中的寄托,是对生命的信仰,是对未来的期待。而就这样,看不见菩萨了。我想知道,这到底怎么了..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佛陀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忆念佛的功德或者忆念佛..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