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增广卷三近代往生..

明贤法师开示于2010年禅修营通过前面几天的磨练,大家心里素质都成熟了不少。其实这种成熟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解脱,它解脱掉我们平日里许多烦恼以及生理上一些纠结的东西。整..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就是当你需要的时候,他随时都会伸出友谊的手。所以朋友的定义应该是:一、难与能与:朋友有了困难,需要你的帮助时,..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饭习气,竟不..

【原文】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爱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或哭。或笑或啼。或时惊狂漫走。或时得病。或时致死。或时自欲投岩赴火。自绞自害。如是障..

婴灵是因人流、胎死腹中,或出世不久即夭折的婴儿魂灵,不存在有意或无意,因父母没有帮助为他做超度,魂魄无依,无法往生,产生无尽的怨气恨意,故此循着血缘的磁场找到亲..

【原文】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即佛,则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乎?或者以我既为苦恼凡夫..

观无量寿佛经简介《观无量寿经》大意编述者:慧净法师一、序说《观经》与《无量寿经》大意一致今天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

阿弥陀经介绍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药师经原文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

妙法莲华经简介《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Pu??arīka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原文】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者洞烂,秽气郁勃,闻者掩鼻。积为之供给,身心不二;或同器食,时与补浣。人问之,答曰:清净臭秽,心憎爱也,吾岂一..

老梁讲述国学大师南怀瑾,儒家,道家,佛家研究的过程!

【原文】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神绕房。性慈惠,好赡病人,不计道俗及路远近,无人治者,即舆来房中,躬自经理。有患腹痈,脓不能出,口吮之,遂获痊..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净业。愿乞慈悲,指示法要。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出生..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慧远大师当年对于净土的信心,他本人是很相信的,但如何让众生去相信呢?这是他作为一个..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广众。此禅堂之设最初之始也。至百丈大师。立律条以约多人。此清规创初所由立也。自此凡天下丛林。皆有禅堂。以行清规..

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贤豪杰,无不成于真也。然伪亦即出于古之圣贤豪杰,故老子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

更多佛学知识请加大师微信号:qq3097697218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先将古人玄言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