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凡夫只要能真正发心,信愿持名,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往生不退成佛。这么样便宜的好事,到哪里去找?找不到,你没有善根福德你碰不..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先生编译,故事主人公是北宋仁宗朝殿中侍御史赵抃。赵抃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当时就与包拯齐名。《五灯全书》所记..

编者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一句话可谓妇孺皆知,但多数人未必知道,这八个字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实有其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此事发生在唐朝长安城,且与当时高..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为到寺庙剃头、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何谓实质的家?烦恼是家..

所有的大乘佛教徒,如果想要成就,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只要对轮回还有眷恋,下辈子就会在六道中随业力流转。所以,现在很多信徒口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心中却毫无出离..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他寿命不远。他说:我死了无所谓,但我父母没有奉养,所..

「制行」,制行菩萨,「表严持净戒」。戒律它主要的宗旨就是「制恶行善」,我们今天所谓凡是负面的、不善的决定要禁止。所以佛给弟子(在家弟子)制定的五戒、十善就是标准..

所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吃饭、指路、生活卫生等方面理应如何行持,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

信仰的入门是皈依三宝,五戒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

我是个素食者,这让大家很奇怪,为什么会吃素呢?其实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是东北人,东北人喜欢吃肉,这大家都知道,我也不例外,那叫一个爱吃肉。什么红烧肉,锅包肉,怎..

不要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学佛。(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我们中国佛教徒特别重视素食,所以学佛的人每以为学佛就要吃素,还不能断肉食的,就会说:看看日本、锡..

问: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大安法师答:自己不吃肉,这是好事。自己持戒,但家里人吃肉,也不要过于地反对。一般来说,他们没有信仰的,他们认为吃肉..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这里的虚空是一个..

法师开示认真记录2014年8月19日晚,北京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在明心阁三层为僧团新剃度沙弥作“四威仪”系列开示的第一讲。良好的威仪对个人修行、团体的和合乃至佛教弘法利..

按:许多人以为吃素就必定有功德,有的甚至还说“吃素是最好的放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师嘎玛仁波切开示过,吃素的人若不“发愿不吃肉”,是没有功德的。大德慈诚罗珠..

问: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达真堪布答:作为出家人,从你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接受供养了,但这是有条件的。首先,戒律要清净。戒律有支分戒和根本戒,没..

导语: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与除、盂、九三节同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节日。今天本期凤凰茶馆特别邀请宗舜法师与着名演..

印光大师原文: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而不知其非也。夫一切众生,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赋血肉之身,同禀知觉之性,同知趋吉避凶,贪生怕死。而况佛经常言..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济群法师答:严格的素食者,是不吃蛋类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人吃长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了,不吃肉就不能下饭,再加上受世间一些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观念说:你不吃肉,你..

问: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大安法师答:这就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真的想吃素,也是可以的。应酬,应酬主要是你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恭敬嘛!你告诉他:我是佛教徒..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气息却难得保证,一口气不来,便是后世)。第三相信轮回路..

问: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他会散乱念佛吗?反过来,一个泛泛悠悠念佛的人能够说是..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

以前我有个师父养了一只猫,这只猫它就吃素,跟着师父一直吃素。一开始也不吃素的,跟着师父住了很久,有一次师父跟它说你可以受五戒了,然后给它受了五戒,它就开始吃素,..

佛当初住世,是主张人吃斋的,但并没有勉强人吃斋。为什么?因为有些人很喜欢好味,若坚持要他吃斋,他就不敢出家了。所以当时佛有些馋徒弟喜欢吃肉,他也没有说什么。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