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与正念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予的,而是平时栽培起来的。如何栽培呢?印光大师教导我们,首先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要改造自己的生命体,不让这个有..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真的没有烦恼,真的没有妄想,这是第一种,他的阿赖耶识得到适当地调伏,这一般人做不到了;第二..

社会人士与外道行者,吃素的动机往往不能与正法相应,跟佛教徒的吃素确实悬殊甚钜。社会人士或外道行者的吃素,不外乎为求平安而吃素,为求健康而吃素,肉吃太多,肉吃腻了..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是因为不明道理,心存疑惑故。譬如有人疑曰:“求生净土,是自求安乐,而舍众生于不顾。诸佛菩萨,大悲为怀,以救度众..

总的来说,佛教是彻头彻尾地围绕了一个核心:断烦恼。从开始,修戒开始,为的是要把烦恼的范围缩小。我们居士持一个五戒,这个并不是小事情,持了五戒里边不杀戒,对整个的..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祇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庄严,乘车出鞞舍离城外,至世尊所在的林园,想要供养佛。..

第七章三个绝妙的答案结束前,让我再讲一次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故事,那个关于的三个问题的故事。托尔斯泰不知道这位皇帝的名字……一天,有个皇帝想到,只要他知道三个问题..

问:佛法自称“内道”。内道与外道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本师释迦牟尼佛说:除佛法外其余宗派决定无有涅槃。应知唯有佛法,才能真正远离生死边戏,此即是内道与外道最基本..

今天跟大家简单的一个开示,在开示里面我们讲如何学习佛法。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从如何依止善知识作为开始。在学习佛法当中,刚开始我们主要就是皈依,皈依是修行人、佛教..

原文: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

第一章日常生活中的正念昨天,艾伦带着他的儿子乔伊来看我。乔伊长得真快!他已经7岁了,说得一口流昨的英语和法语,甚至夹杂着一些从街上学来的俚语。在法国抚养孩子的方..

我们净土宗很重视临命终,你平常千念万念,就是求得临终正念。所以这个临命终对净土宗来说,可以说是判定一个人成功失败的标准。所以我平常跟烦恼很多次的作战,有时候成功..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平常都不对治它,临终的时候就有问题了。比如房间里面有垃圾,你不去扫它,它不会自己消失掉。这是因缘所生法,..

就象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几乎整个佛法的内容都是围绕“空性”这个核心展开,也就是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缘起性空”,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思想和宗教派别的根本。它..

修行过程中不同根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修法。一、下士道道场里有些人做事经常会将因果正见忘掉,这样的人就要多听下士道和因果轮回方面的盘,然后发心多做事,在做事的过程..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宗教?二者的主要差别就在这里。这些普通宗教都安立有万能的神,一切都由神来造作。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由他来创造,快乐或痛苦也是由他来创造。众生的命运..

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

1在今天这个大时代当中,灾难很多,这个灾难不是局部,是全世界,无论哪个地方都有灾难。现在人的念头是什么?每天想的是什么?一百个人可能有九十九个人都是想发财。个个..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多门,实归元无二也。禅净二宗,皆如来所说,归元方便之门,未可有所是非。若以禅排净、以净抑禅,非特他宗不用,实亦..

往生是这一期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期到极乐世界受生。问:往生与死有什么区别?晓:(笑)废话!在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说,往生是这一期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期..

睡觉是什么也不知道,昏沉了,智慧门关上了。三昧叫正定,这个定并不是睡觉,但是也不动了。他坐在这个地方,时间过了多久他并不知道;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的,你有什么动静、..

从前,当某一个人快要死时,他开始考虑死后是升天堂呢还是下地狱。他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几乎每个人都告诉他:“升到天堂去吧!”他很奇怪,人们的答案为什么会如此一致。..

往生是这一期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期到极乐世界受生。(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问:往生与死有什么区别?晓:(笑)废话!在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说,往生是这一..

大家知道希望和奢望的区别嘛?就拿人生来说吧。我们都希望自己今生不要生病、青春永驻、健康长寿、家财万贯、永远幸福美满快乐。但是,在人世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奢望。如..

问: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在做法上有什么区别吗?大安法师答:病重期间和命终之后助念有所不同,病重期间没有断气之前你要善于观察他,要跟他交..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如本法师: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

一到需要学佛修行的时候,有的人心里就会这样想:“我今天没有时间,明天肯定有时间;今天我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明天肯定好一些,就可以学了。”但是,明天肯定又会找到..

当我们点亮内在的正念之灯,让它发光,这时身边所有的人也都能获益:一个人生起正念,正念之光照耀到另一个人身上,两人的正念之光又照亮另一个人,如此持续不断,直到每个..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魔境产生的因由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佛陀招呼了一声阿难,这一句话有警觉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