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措活佛自己的路

一般我们对佛法,有两个先入为主的感官。第一个是苦,你看佛陀讲了人生种种苦,而且这些苦,我们切实地体会了。像我们民间,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苦事了,才来找三宝。民间的..

禅修(图源:网络)各位道友: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有种种方便,所谓调饮食,调..

即使虔诚恭敬地祈祷、供养三宝,但却未解决自己即生的任何痛苦。此时仍然相信三宝的加持力不可思议,知道一切痛苦是自己的业力所致,而对三宝不生丝毫邪见,这就是皈依的界..

人要学会自我尊重,自重而避免不道德的身口意造作,学会诚实地看待自己的心灵,不去欺骗自己。惭愧是需要勇气的。其实,人们都做过坏恶之事,虽然有些没人看到,但他们自己..

当别人指出我们缺点时,你真诚面对它,然后你就可以慢慢改变它。如果你百般解释,还用种种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你就永远改变不了。这里头是有中医依据的。不管优点还是缺点..

大家下午好!我就不说题外话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四大学统,也就是法脉。研究佛教必需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要从源头去寻找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来..

经常有信众会问:信心这么重要,我怎么来判断我有没有信心呢?这个问题常常有人问,但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很难量化。虽然不能量化,但是信心..

经常有信众会问:信心这么重要,我怎么来判断我有没有信心呢?这个问题常常有人问,但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很难量化。虽然不能量化,但是信心..

修任何法,既有打坐修持的方式,也有随时随地在行住坐卧中修持的方式。但后者有点难,尤其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很大。无始劫以来,凡夫的习气很重,难以做到随时随地安住、保持..

无始以来直至今,你曾在六道轮回中无助流转凡夫俗子被无明所包围,即使偶尔所谓的“聪明”,也多是在强烈的我执下生出的。人们大都被自己的贪念、瞋恨、痴迷、嫉妒、傲慢、..

有位博友在评论里给我留言:“师父您好!顶礼师父!以上的经、咒,在持诵时有什么禁忌?南无阿弥陀佛!谢谢!”说起禁忌,不由得会联想到民间信仰。民间信仰里有诸多禁忌,有些..

人和人不一样,烦恼习气也不一样。有的贪心重,有的嗔恨心重,有的嫉妒心重,有的傲慢心重,有的特别懒惰,有的特别爱计较,世人皆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习气和毛病缺点。反观自..

地狱业从哪里来?业感应现前的。所以一切境界相,不是别人造来给你受的,换句话说,天堂也不是上帝造成了之后让你去享福的,地狱也不是阎罗王造的让你去受罪,不是的,全是..

关于算命,虽然不究竟,但在某个层度上,确实能让你看清自己福报的问题。很多人因为算命而开始学佛。可见算命这东西,不是好坏,只是看你怎么运用。但你一直算也没有用。算..

我讲一个道理:钱财和物质本来就属于大家共有的。我想,很多人会不认可。应该你想看,世界贫富差距那么大,为什么是大家共有的。第一,物质是大家一起创造的,佛法叫共业。..

问:如何避免被自己的分别念引入歧途?索达吉堪布:我们众生的分别念瞬息万变,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它在对你指挥的时候,要看动机善还是不善。动机善的话,则要尽心尽..

警示您消掉福禄的行为,再告诉您快速积累福德、转变噩运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损耗福禄的日常行为:1杀生(杀生的危害可以看我其它的文章)杀生在一切行..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来看同一杯液体,天人看到的是大乐甘露,人看到的是水,饿鬼看到的是脓血。月称论师就提了一个..

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用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不用,再多的钱财,最后还不知是谁的。舍得舍得,以“舍”为“得”!如果我们不能了然这其中的因果之关系,就不容易明..

心是被转化的对象,也是促使转化的因素,而最后被转化完成的状态也是心。有些人把佛教形容为心的科学,倒也合情合理。在佛教之中,从俗谛的层次与真谛的层次阐释心的本质的..

有些静坐禅修者很喜欢依靠外在的气场,当他们到了某个安静的地方禅修时,感觉很容易就能心静下来,因此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禅修的话,很快就能入定了。其实入..

心在哪里?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心。在过去禅宗有个典故,二祖慧可找初祖达摩请法,断臂求法,问达摩祖师“如何安心?”达摩祖师答:“你把心拿过来,我帮你安”,他找来找去,..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们自己的修行能不能改变亲人的命运呢?师答:人人都希望家庭美满,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可是只靠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要从心里放下,但不要放弃,好..

《耶赤》经典里讲:“不要总看众生的缺点,不要看个别修行人的缺点,特别是不要看师父的缺点。”佛经里为什么说我们不能看众生、修行者和上师的缺点呢?因为,我们的双眼可..

谦虚是一种心态,谦虚的心态能够对治傲慢的心毒。比随喜心态更高境界的就是谦虚,做一个善人不能仅停留在随喜这个层面上,随喜只是把别人的功绩看得更重,也是学习别人的长..

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如果没有愿力,天天都会自私自利,想自己那点事。有了愿力,你就会去想愿力的事,所以愿力大过业力,业力就会伏住。我今天要开这个法会,就..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福报吃完为何现在的人无福短命的越来越多,癌症的年轻化,慢性病的年轻化,举凡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痛风,高血压,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还有一些奇奇..

每个修行人都知道学佛要断十恶、修十善,然而这只能获得天道、非天道、人道、三善趣道的福报,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若想真正解脱轮回之苦,必须具备出离心。我们付出代价..

寂天都问道,若是敌人因我们的作为而不快乐,那我们又能得到什么乐趣?仅仅意欲伤害他人,希望有什么恶事能降临敌人头上,是无论如何也伤害不了敌人的。而即使我们所有一厢..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