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禅师清净皎洁

持咒最重要的是清净心。我持这句咒,专心没有妄想,没有夹杂任何其他的念头,这就是如法持咒,这个功德很大。什么叫功德?功德就是清净心,跟你持多少没有关係,看你有没有..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

知淫是恶第一世间一切诸恶业,唯淫能作大怖王;世人业力与习气,难断无有如淫欲;菩萨见欲如火坑,凡夫则如蝇见疮;邪淫起于身口意,起心动念须提防;淫念既生便是恶,况以..

放下苦乐,放下执着我们之所以得不到解脱,是因为我们仍然执着于贪求的欲望。在你进入真正的修行前,你必须看清楚去除欲望的可贵,只有那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苦与乐这..

无论我们黏着什么当成我们或我们的那就是出生的地方欲流(kamogha)……色欲的洪流,也就是沉没在色里、声里、香里、味里、触里。之所以会沉没其中,是因为我们只看外而不看..

禅宗有一个公案故事──有一位老禅师在深山的草蓬里修行,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念佛,突然来了一个小偷,小偷翻箱倒柜,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弄得到处乱七..

说实话,很多人学佛,都会停留在信仰的部分。佛教讲到人天乘,积功累德,这个是每个宗教都要讲的。甚至不信宗教的人,也知道积功累德。这就是基础。比如说信天主教的人,想..

1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不仅是言说,言说是言教,更难得的、更可贵的是身教,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2不但世尊他老人家的示现,我们在经上读到,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示现成佛,大致..

我没有道场、没有佛堂,佛堂在哪里?就在摄影棚。摄影棚里面,凡是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障碍我的人,我都给他供长生牌位,你们看到了,我每天讲经都给他回..

1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众生根性劣的,佛家常讲中下根性,佛教什么?教因果。十善业道是属于因果,你能够断十恶、修十善,你得种种殊胜的果报。2你要不肯修善,依旧造十恶业,..

要修行,建议你念《地藏经》,但其他经典也要念一念。其他经典就当做一种消遣,一种享受。每天功课要认真严肃对待。我每天念《地藏经》,都很认真,敲木鱼,法器,然后还要..

当你超重时,身体每个部分都承受着额外负担。膝盖会因为承受过多重量而疼痛,关节发炎,变得肿胀和僵硬。心脏负担过重,血压升高,有害物质附着积聚在血管壁上,心脏病和脑..

现在有些人处处会遇到事,经常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自寻烦恼,这种人是非常痛苦的。在山上不行,在山下也不行,到哪里都一样,即使换环境、换地方也没有用。为什么?因..

平常心是道昨天讲了禅宗的五家宗派,并且把它们的宗风作了大概的介绍。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

问:第七个问题,请教法师清净心是什么感觉?表现在生活当中的样子又是什么?定弘法师答:清净心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放下了,对这个世间没有一样执著,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好。..

1有许多学佛人,多读了一点佛经,多听、多记了一些,就以为自己智慧开了,错了!2智慧开了你烦恼、无明没断,要晓得那不是智慧,那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世智辩聪。3佛法里面讲..

热恋四年的女友跟着一个商人跑了,感情遭到洗劫的他痛不欲生,最后选择在深山一座寺院削发为僧,成了一名小沙弥。那是一座香客盈门的寺院。为了更好地接受香客们的布施,寺院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10)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一行禅师以呼吸照顾愤怒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应懂得如何处理它,否则就会被这些情绪淹没,而受到极大的痛苦,念念分明地呼吸,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照顾情..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8)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4)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6)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

神赞禅师参百丈禅师开悟了,就回去报师恩,度他的师父。有一天,师父冲凉叫他擦背,他就往背上打了一掌说:“唉!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只有一个色壳子,没有灵性!”..

1,我们这个时代,跟过去相比,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从前是农业社会,现在变成了商业社会。社会这一转型,我们就很难适应,每天的心思是乱糟糟的。2,在过去农业时代..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很多人念佛、持斋、修行是为了清净。很多人一直嚷着:「让我清净一下好不好?」其实,每个希望清净的人都知道,他们并..

朝鲜的“天下第一商”林尚沃15岁时,父亲林凤库为了培养他的性情,磨炼他的意志,特地把他送到金刚山的秋月寺做了一年的行者。秋月寺里有一位名叫石崇的高僧。一天,林尚沃..

在不同根器的人当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人是“法身念佛”,就是实相念佛,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行一动无非是佛,无非是法,浑然一体。中根器的“观想念佛”..

四祖道信与牛头法融(图片来源:资料图片)牛头法融禅师,俗家姓韦,是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岁时,就已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

《五灯会元》载:佛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告诉菩提达磨:“却后二百二十年,林下见一人,当得道果。听吾谶曰:‘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什邡..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