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怎么区别专修专念和杂修杂念?达真堪布答:真正的杂修杂念是什么?有分别地念是杂念,有分别地修是杂修。没有分别地念,没有分别地修,是真正的专念、专修。念佛,念一..

问:在汉地,有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招牌到处宣扬、销售开光物,其实是假冒的,这样会造很重的恶业。作为金刚弟子,我们应该怎样阻止,并为他们消业?达真堪布答:众生有各种各..

问: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比如,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达真堪布答:主要看自己。你自己能够专心的话..

问:上师经常讲修行要如法。那么,什么是如法,什么是不如法呢?达真堪布答:什么是如法地修行?简而言之,就是按次第、一个一个尽心尽力去做。法门有很多,修行的层次也有..

显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佛法。显密要圆融,不能彼此排斥、诽谤。显密宗都强调基础的修法,都重视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修持,目的相同、方向一致。但是二者在修法上..

想学佛就明明白白地学,有智慧地学,不要盲目地学,这是浪费时间,断送自己的慧命,容易成为佛教的油子。什么叫佛教的油子?形式上都会,表面上都懂,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

问: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达真堪布答:在家有在家的修行方式,出家有出家的修行方式,都可以修。若要有成就,也不是必须要出家,但是出家有出家的功德和利益,那是..

问: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达真堪布答:随缘是自自然然的,随便就有改造和取舍。特意去做一件事情或是特意不去做,若是心里都有分别和执着,那就是随便不是随缘。随缘是不..

我们修学佛法,就要在实际中去做。否则,只在口头上说,没有任何意义。就好比一个患者不吃药、不扎针,只看药方,疾病能痊愈吗?现在有好多修行人对佛法越来越没有信心,越..

自序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

修行的意义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发愿以佛法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以我个人来说,我十五..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聚,见面时,他们常会主动表明说:‘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还没有准备信佛。’一旦我问他们:‘究竟什..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够修道悟道的,确只限于人类。释迦牟尼佛..

如何理解佛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再有人问,学佛..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在殊胜的因缘和合之下,今天我们和往年一样,能够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北部弘法大会,除了感恩佛陀的慈光加被之外,更感谢各位的拨冗光临。今天是讲座的..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勤劳:黄金..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识的看法。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们要吃得饱,要穿得暖,知道调理饮食,知道避开寒暑..

曾子墨: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应该觉得佛教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源于东方的智慧,它教给我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但同时,也会有很多人觉得佛教其实相当的陌生,因..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法师的光临,感谢各位护法居士在这样一个风雨夜里来听我讲佛教对行为的看法,我要先对大家护持佛法的行为表示致敬!我们..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性的看法,今天再来和大家谈佛教的福寿观。多福多寿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们每日辛苦奔波、汲汲营营,只不过是为了求..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是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劝他信奉佛教,他会退避三舍,他以为信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感谢各位的光临。昨天我们谈及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今天继续要谈的题目是:佛教对神通的看法。说到神通,很容易和神奇怪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我昨天告诉各位,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各人有了理想世界以后,我们要怎样的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种奇人异事感到惊讶,以为不可思议,其实,古代的典籍里记载了很多的神奇事物,比现代的玄异之事更引人入胜。我们今天越..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我要和各位参研的题目是:佛教的奇理谭。理之一字,原本涵盖三千大千世界,遍满六道芸芸众生,宇宙内外是一个理,人情..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