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资料图)热衷恒修善,或依对治兴。施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恒常以猛厉意乐去修习善法,或者以强烈对治心而修善法。依这些发心,如果对三宝福田、父..

说戒律过时是没有见道的表现(图片来源:凤凰佛教)道生律仪即无漏戒,是无漏法得到之后,同时生起的道共戒。见了道得了无漏法之后,他对三宝的信心不会被破坏了,对戒的信心..

威仪摄一切戒能海上师说:“威仪者,或有人以为装模作样,初学非装不会。初在人前装,次在天人前,对鬼神亦装,随装上十年成为习惯,即不装自成矣。威仪摄一切戒,凡犯戒皆..

在“莲师七句颂”之后,我们持诵十二字的“莲师心咒”。这个心咒乃是佛陀十二支法教的精髓所在。这十二个咒字能够清净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使众生不断产生无明与痛苦,也..

佛弟子们关于学佛的问题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师答:那是你没有学好。学好了,家人欢喜得很!2问:那怎样是学好?师答:处处没有自己,处处理解、帮助别人。..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还没有得好处,就开始说大话了。我们经常举这个案例,这也是很现实的。我在..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

我们佛法里边善恶法是什么标准呢?我们说有漏的善,就是有漏的,就是没有超出世界的,不是无漏的,他的善这一辈子或者下一辈子能感乐报的,这个叫善;如果这一辈子或者下一..

萨迦巴根松成林嘉仁波切开示弟子问:我已经皈依了一位上师,还能不能皈依其他的上师?答:圆满的皈依是自皈依,就是自己“成佛”,证到无二的自性三宝。要达到这一种皈依必..

皈依上师,是要跟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走上究竟解脱之路。但是内地不少居士的理解很奇特,“皈依上师”的行动是靠领皈依证完成的。有的弟子有几十本皈依证,我和他们开玩..

上师瑜伽是大圆满里开悟见性的一个方法。修上师瑜伽,要将上师视为佛,并强调将上师视为法身佛。其实其他密法里也有视上师为佛的要求,但是主要为色身佛。比如上师为观音菩..

阿难曾经问佛陀:想获得佛法里讲的大部分成就,要依靠上师善知识吧?佛陀对阿难说:不是大部分成就,而是一切成就都来自于上师善知识。可见,依止一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是非..

如果上师有明确的指示,应该按照上师说的去做。如果没有,则以戒为师。修行人对上师的“依赖”是建立在真诚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和因果正见基础上的,依教奉行是为更好地..

父母、朋友与一般的老师都无法帮助我们达到解脱,因为他们自己也未脱离轮回。为达证悟,我们必须接受真正上师。没有上师,我们哪里也去不了,就如坐在无人驾驶的飞机中的乘..

佛教是创造命运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俱舍论》颂疏原文】“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解释】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

人身难得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一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大海里随着..

用功修药师佛遣除杂念违缘有弟子问我:疾病与业的关系?现代人的疾病因缘是什么?病,主要是杀业所感。往昔的杀业造多了,这辈子就生病。如果共同的杀业多了,就共同的都多..

恶念生起时,应该如何对治很多人问我说这个话,他说:“一个恶念起来,该怎么办?”恶念起来就是马上遮了嘛,第二念不要跟它跑嘛。因为这个恶念是过去的烦恼种子,它要现的..

修行路上的每一步,幸有上师的加持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至为关键,是因为金刚乘的入门、修学及成就都直接依靠上师的加持。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师是具德上师,也就是真..

能海上师海公上师晚年在清凉桥讲经时说:“若问我等是何宗派,应说大般若宗。学般若故,以般若为宗。”上师将中观正见仅用一颂就概括了:“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

清海上师德相腾讯佛学五台山讯(竟善妙幢)2016年9月21日-23日,在五台山大圆照寺举行纪念清海上师诞辰90周年系列法会。来自五台山及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僧俗二..

香盒上莫印佛塔佛像迳启者:贵号出售之香,制造精良,久为各处所欢迎。惟近见盛香纸盒,或于封面,或于四周,均印有佛像佛塔。悬揣贵号之用意,想系以香品为供佛之用,故在..

佛法是治疗心灵烦恼与苦痛的妙药何弃疗?药不能停,佛法妙药不能停。有很多人问我:“上师,请帮我看看,我的前世是什么?”就算你知道了自己的前十八世,对现在的你有用吗..

问:在寺庙或上师面前皈依后就自然而然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吗?否则,又该如何呢?答:很多人认为,自己办了皈依证、取了法名,在某某上师面前得过灌顶、求过法,就是实至名归..

清海上师(中)清海上师(1928—1991),自幼聪慧,眼具双瞳,17岁出家,19岁亲近海公上师前受戒,从此一直跟随海公上师,获全部的仪轨传承,注重显密圆融,修大威德本尊。..

佛在经中讲,解脱要靠自己;龙树菩萨也讲,解脱依赖于自己,这跟外道的观点有很大的区别。外道认为让天神高兴,天神就可以让我们解脱,而佛法讲解脱依赖于自己。佛当时也讲..

如理如法的讲法,这才是真正利益众生的方式。通过灌顶,通过神通,不可能真正利益众生。灌顶在何种情况下能起作用?只有弟子的相续成熟了,通过灌顶的仪式,能让弟子见性,..

佛教不赞叹没有智慧的“老实人”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每年秋季,要去割草,割草是喂牛的。割草的时候,在割草之前一定要磨..

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但是上师又讲不应该隐瞒错误。那么应该怎样取舍呢?上师答:不是说家丑非一定要往外传,但是有这种隐瞒心是不好的。该隐瞒的要隐瞒,不..

在做上师瑜伽的观修时,我是这样观修的:与莲师无二无别的上师坐在莲花上,全身放光,此时各道众生,随着我的唱诵,慢慢的聚集在一起,在上师的法身中聆听;后面在上师融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