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上师是没有主见吗?


如果上师有明确的指示,应该按照上师说的去做。如果没有,则以戒为师。

修行人对上师的“依赖”是建立在真诚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因果正见基础上的,依教奉行是为更好地取舍因果,对治烦恼。当然无法所有事情都问上师:“该怎么办?”这种时候,自己心里要有数,说话做事要以自己持守的戒律为准绳,并检视自己的出离心。

戒律是修行的根本。上师言教不会与戒律相违。只是戒有高低之分,从低到高,对身语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最初,戒律如一位外在的老师,他明确告诉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只要你按照要求管好自己的言行,就不会有祸患;而触犯戒律时,自己也会清楚地知道,因为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没法找借口。

更高一层的戒律成为内在修养的一部分。你不再只是因为外在的老师要求你这样做你才做,你更多地是自律,为了完善内心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其实对身语意的要求是更严格了,但因为强调发心和内在的改变,显性、硬性的规则少了,想偷懒的人也就有了更多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

最高的持戒是不执著,以空性智慧摄持身语意。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

真正的具德上师都有应机调教弟子的本事,他会根据弟子的根器和修行水平,对弟子提出要求。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师徒,师父总让徒弟做看上去违反戒律的事,偷东西、喝酒、杀生,让人觉得谨遵上师教言与持戒似乎是矛盾的,但是不要忘了,那是天才的师父在调教天才的弟子,前两层意义上的持戒,弟子已经做得很好,接下来师父要教他的就是最高的持戒。而对一般人,具德上师决不会让你去做超出你承受能力的事,不会让你心理上无法承受,更不会让你在因果上无法承受。所以“不违背上师教言”与守持戒律是一致的。

时常检视自己的出离心也很重要。有道是:“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对烦恼循环深生厌离,自然就能慢慢闲下来。需要作决定时,坚定的出离心也往往能帮助我们减少干扰,做出明智的决定。

依赖上师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没有主见”。一个人做事情拿不定主意,什么都听别人的,叫“没主见”,他不一定信因果,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谨慎取舍因果,出离心、菩提心可能更谈不上。

——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